面對中共統戰攻勢 融匯中華民國與台灣的不同情感記憶或為解方

適逢黃埔軍校建校百年,位於高雄鳳山、承襲黃埔軍校傳統的陸軍官校今年擴大舉辦校慶活動,校慶典禮16日由三軍統帥總統賴清德主持,並校閱地面部隊。(圖:總統府flickr)
適逢黃埔軍校建校百年,位於高雄鳳山、承襲黃埔軍校傳統的陸軍官校今年擴大舉辦校慶活動,校慶典禮16日由三軍統帥總統賴清德主持,並校閱地面部隊。(圖:總統府flickr)


引言 黃埔建軍百年慶典落幕,但兩岸關於黃埔的正統爭奪戰並未停止。在中共方面6月17日舉辦的黃埔百年座談會上,北京將黃埔精神詮釋為「愛國、革命」;同時將反獨促統作為今後發揚黃埔精神的主要內容。黃埔對北京而言,除針對國軍現退役官兵統戰之外,並無太大功能,更無情感連結。不僅如此,北京放任甚至暗中鼓勵極端勢力拆除國軍史蹟、侮辱國軍榮耀的言行,並未停止。在黃埔建軍慶典結束後,台灣部分軍退團體、媒體人、政界人士斷章取義,指責國防部的黃埔百年音樂會引言刻意省略抗戰。如此不實之言論,更透過對岸媒體的助力而持續發酵。兩岸關於黃埔的對壘不會輕易結束,台灣內部在這一議題上也面臨著嚴肅而艱巨的挑戰,如何形成歷史認知之共識、彼此包容並達成全民「愛台灣、守護中華民國」的堅實團結,恐是未來台灣朝野的重大挑戰,也是化解分歧的唯一解方。

  
北京紀念黃埔 以國軍退除役官兵為喊話對象

北京方面於6月17日舉行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暨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40周年座談會,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主持。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發表賀信指,黃埔軍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學校,希望中共領導的黃埔軍校同學會要牢記建會宗旨和政治使命,繼續弘揚「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進一步強化思想引領和組織建設,發揮特色優勢,堅定反獨促統,為同心共圓中國夢廣泛凝心聚力。王滬寧在座談會中表示:「海內外黃埔同學及親屬具有愛國革命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是推進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重要力量。要傳承弘揚『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共襄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要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積極參與兩岸交流合作,積極推動兩岸青年加強交流,共同傳承弘揚中華文化,讓兩岸同胞在交流交往交融中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不斷增進國家民族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堅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這是北京今年以來層級最高的黃埔百年紀念活動。配合北京最高層面的佈署,中國各省市和黃埔軍校分校有關的地區如西安、成都、南京、廣州、長沙等幾乎都舉辦了大規模的研討會、紀念會、參訪團等活動。這些紀念活動並非針對內部人民,而是以台灣的國軍退除役官兵為主要吸引對象。

傳統上,黃埔精神自創校開始,以「親愛精誠」為校訓,後發展出以「犧牲、團結、負責」為精神內涵,並輔以「不貪財、不怕死、愛國家、愛百姓」的志行節操。但這些軍人武德均由蔣中正頒定。至今都視蔣中正為「頭號反動派」的北京,從成立黃埔同學會開始至今,從未公開宣示過這些正統的黃埔精神,而是用「愛國、革命」來替換黃埔精神的本質。那麼為何是「愛國、革命」可以成為北京的統戰文宣?因為這裡的「愛國」是以大中國民族主義為核心的,這裡的「革命」則是以「打倒列強、除軍閥」為宗旨。國共兩黨雖然在1927年北伐戰爭後期分道揚鑣,但是卻都將「反帝、革命」作為供奉的神主牌。遷台後的國民黨也以「革命實踐研究院」作為人才培養機構。

所以,當台灣走向民主化、本土化後,對大量在2000年以前接受養成教育的退除役官兵而言,「愛國、革命」經過北京的詮釋和演繹後,雖然閹割掉了「親愛精誠」和「犧牲、團結、負責」,但由於賦予了黃埔建軍創校的民族主義精神和革命光榮感,因此中共似乎成為了黃埔精神和國軍建軍的正統。每到重大節慶,天安門廣場矗立的孫中山巨幅畫像,還有黃埔同學會的聯誼活動,都會強化這種精神和光榮感。這種操作,非常能夠迎合台灣部分退除役官兵在本土化和民主化的台灣社會變遷中,對中華文化、大中國認同、主義與領袖崇拜逐漸淡化後的情感需求。未來,由北京的黃埔百年座談會來看,對退除役官兵的統戰只會更強、不會變弱。如何因應,將會是一個重大課題。

吊詭現實:挑剔國防部的音樂會、忽視北京的去蔣化

在兩岸關於黃埔正統的角力中,有一個非常吊詭的現實,那就是:若說「去蔣化」,北京才是真正的「去蔣」,將其言行完全從歷史敘述的正面表列中抹去,出版和研究都會受到限制;而台灣的「去蔣」,是讓神格化的領袖回歸為有缺點、可以批評的平常人,擁護者與反對者可以相互辯論;而且,歷任藍綠總統視導陸軍官校,均會強調由蔣中正頒定的「親愛精誠」和「犧牲、團結、負責」;而在北京的黃埔或抗戰紀念活動中,從來不會有「親愛精誠」和「犧牲、團結、負責」;但台灣卻有相當一部分人士選擇性忽視了北京的去蔣化,而對台灣這邊的國軍歷史敘述高度敏感。最近爆發的關於黃埔建軍百年音樂會引言遺漏「抗戰」二字的風波,就是這種詭異現實的深刻反映。

國防部的黃埔建軍百年音樂會,引言中一句「從東征、北伐、剿共到保衛台灣」,引發輿論激辯,遭指責刻意忽略抗戰史,甚至連對岸官媒也添柴加溫。但事實上,音樂會一共分8個篇章,若不計開頭的唱國歌和尾聲的唱三軍軍歌、黃埔校歌這2個禮儀性環節,中間的6個篇章中,國軍東征、北伐、剿共戰史,被合併在第一個歷史篇章「黃埔初創、源遠流長」裡。國軍抗戰歷史的篇章有2個,分別是「碧血丹心、衛國安邦」和「英勇抗敵、浩氣流芳」。接續抗戰篇章的是「族群融合、建設寶島」、「欣欣向榮、安居樂業」、「熱血築夢、捨我其誰」等板塊。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黃埔建軍百年音樂會的引言介紹,其實是對應音樂會內容的章節流程,並沒有刻意忽略國軍抗戰歷史。況且,在這場音樂會的6個主題篇章中,國軍抗戰的部分就佔了2個,即三分之一強,其比重不可謂不大。耳熟能詳的《熱血歌》、《長城謠》、《抗敵歌》等抗戰名曲在音樂會上被演繹。我們絕不應當否定國軍政戰單位的辛勞努力和付出,而以不實不確之揣測來批評和詰責音樂會的創作和演職人員,這對他們並不公平。

進一步言之,若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真是有心忽略國軍抗戰歷史,那麼綠營出身的三軍統帥賴清德總統,在第二天的黃埔建軍百年慶典上致辭時,大可不必說出「陸軍官校成立之時,是國家危亡、國事內外交迫之際,當時走進陸官的年輕人,滿腔熱血,為『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踏上東征、北伐、剿共、抗戰的征途,展現出「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大無畏精神,戰功彪炳」這句話。綠營出身的三軍統帥都沒有迴避「抗戰」這個字眼,卻認為國軍政戰單位刻意迴避「抗戰」,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但這次事件卻反映出一個嚴峻而深刻的現實:由於台灣內部的政黨競爭和歷史認同差異,任何微小的事件都可能上升至新聞熱點,從而激化和影響社會內部的安定與團結。北京以「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相號召,本質上就是以「中華民族」替換掉「中華民國」,將國軍當年在中國大陸的戰史與「中華民國」脫鉤,再與「中華民族」相連結,這在操作黃埔、抗戰議題上,非常連貫和嫻熟,也頗有成效。因此,縱使反映國軍抗戰歷史的電影《援軍明日到達》被北京下架,縱使黃埔精神在對岸已經被實質上去蔣,但對岸在維護自身共產黨主體性的前提下,策略性地容許部分國軍戰史的存在,反而能夠混淆視聽,對台灣的部分人士產生吸引力和號召力。

可能的解方:以民主多元的中華民國團結全民

台灣是一個多元社會,多元從來不是負資產,而應該是充滿活力和正向動能的源點。台灣的執政者有責任統合社會內部的多元認知,形成最大共識。賴清德總統完整回顧國軍百年戰史,是一個值得讚許和肯定的開端,這對保持社會團結及民主憲政的運作,意義重大。

藍綠在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中,是競爭對手,而非你死我活之敵人。然而在今年的黃埔建軍百年慶典分列式上,第一個受校方陣校友正步連,在踢正步經過司令台接受賴清德總統檢閱時,掌旗官並未向前揮動旗幟45度向三軍統帥敬禮。按《中華民國軍人禮節》,分列式中,或典禮中,除國旗外,其他旗幟均應向前下揮45度,向大閱官致敬。此事近來亦經媒體報導發酵。好在聚餐時,總統與校友們互動良好。軍校畢業校友,是社會中堅,都是備役軍官,一旦戰爭爆發,他們都是重返國軍的後備軍官,將指揮國軍抵抗中共進犯。校友正步連未揮旗敬禮,與音樂會事件一樣,都是台灣內部情感與歷史記憶糾葛的寫照。

筆者必須指出,對藍營、軍退族群以及持大中華民族主義立場的台灣人而言,他們應該明白一個事實,在民主化的時代,沒有任何人是神壇上的圖騰,蔣中正的歷史定位被檢視和討論是時代的必然。即便是在國軍體系中,孫立人將軍的系統對蔣中正的評價定然也與傳統的黃埔體系迥乎不同。更遑論是經歷過白色恐怖歲月的普通人。北京固然高舉抗戰的旗幟,但在北京的旗幟上,並沒有對國軍歷史給予公正評價,只是將其視為歷史的附屬品。在北京的語境中,不會有中華民國,不會有國軍光榮歲月的舞台。否則,《援軍明日到達》為何會被下架?看看長年活在受侮辱、受歧視環境中的對岸國軍老兵,再看看遍地殘垣、被毀被砸的國軍史蹟,台灣的軍退族群應當認真思考:海峽兩岸,究竟哪裡才是黃埔精神和國軍的精神家園?北京有的,只是對國軍歷史和國軍官兵策略性的拉攏。只有在台灣,中華民國與國軍的歷史記憶,才能被自由公平地講述和呈現。

早期,台灣民主運動中的本土化訴求,正名、改國號是主軸,但如今,立足台灣的中華民國已成為台灣社會現階段的最高度共識。中華民國的國旗、國號在民進黨過去的八年執政中沒有消失,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消失。在尊重由人民決定台灣前途的前提下,誠如退輔會前政務副主委李文忠所說,對民進黨政府及綠營而言,不以策略性心態、而是真心去接受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及背後的歷史甚至是情感,對維繫住台灣內部的團結、社會的安定,將會有極大作用和意義。以國軍抗戰為例,台灣主體性和抗戰並不矛盾。當年抗戰的國軍,如今是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堅實力量,抗戰時期的國軍是與美軍、英軍並肩作戰,是站在人類和自由世界的正義一側。直到今天,當年抗戰與國軍並肩作戰的美國,都是台灣安全的最大外援。

國軍抗戰的對手並非日本人民、日本文化,而是日本的軍國主義。這個軍國主義不僅是國軍的對手,也是當時日本人民的敵人,如同納粹德國也是德國人民的敵人一樣。日本戰後對這段歷史的反思非常之多,對軍部挑起戰爭亦是深惡痛絕,將這段戰爭歲月稱為「軍部暴走」(意為軍人胡作非為)。因此,二戰後,美國與日本、西德可以在民主、自由的價值觀上結成同盟,對抗共產專制的蘇聯集團。日本的文化也是在戰後自由的環境中再度繁榮。2007年民進黨族群部在紀念七七抗戰70週年的聲明中就指出,對日抗戰的本質是反侵略、反併吞,也是台灣外省族群的歷史記憶。如今,抗戰更是黃埔、國軍、中華民國與美國邦誼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今日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空軍聯隊,有部分便源自抗戰時期與美軍合編的混合團。維繫這段歷史,對於鞏固與美國關係功能極大,亦不會影響與日本的友誼,就如同美日韓至今仍是同盟一樣。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當年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要求設置議會,與抗戰救國,本質上都是追求人民的自由和自決。如今,這兩種歷史匯流在台灣,呈現多元風貌,這是台灣無比珍貴的文化歷史記憶和資產。除國軍光榮歷史外,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台灣本土,如鄒洪、李友邦這樣參加國軍、投身抗戰的有之;如黃金島一樣參加日軍、參與二二八的有之;如周順這樣被徵入日軍然後在海南島陣前起義參加國軍的,亦有之。這就是台灣多元的歷史。每一種歷史,都應當被尊重和銘記。明年將迎來抗戰勝利暨二次大戰結束80週年,台灣的多元歷史記憶風貌可以彼此相輝映。一個在地、多元和彼此尊重歷史記憶,與經營大台灣交融的中華民國,或許會成為應對北京的解方。

文:專欄作家 戴甫文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關於中國資金與YouTuber
從絕食後期到63屠殺期間的運動形式和論述
陳光誠:公然搶劫並入室威脅─從雙堠水庫看共產黨暴政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