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仇恨事件 教好孩子應對 未構成犯罪也要舉報

美中家長親子協會(East Meets West)2日舉辦網路研討會「如何面對偏見和種族仇恨」。與會者表示許多仇恨事件雖然不構成犯罪,但民眾仍應該舉報,這樣才能有助於當局採取對應措施。

聖瑪利諾華人協會副會長張漢揚(Young Chang)表示自己是在美出生的華裔,當時作為在校唯一的亞裔,遭遇過許多不嚴重的歧視事件,但小時候並不懂,直到長大來到加州,才知道這是仇恨事件。他表示現在自己孩子在聖瑪利諾高中念11年級,他會跟孩子多談論這一話題,幫助孩子準備好如何應對。

聖瑪利諾扶輪社成員、巴沙迪那社區學院理事伍麗娥(Linda Wah)也表示,「偏見」範圍很廣,可以從個別的小事件乃至到到野蠻的種族攻擊,很多人沒有舉報事件是因為,有時候我們似乎認為最好是忽略,而不是將事態升級;有時只是微小的侵犯,我們便會將其歸咎於無知;也有時是因為太突然太震驚,以至無法回應。

她表示例如一些最常見的「你從哪來就回到哪去」、「你的英語怎麼學得這麼好」、「為什麼你不取個簡單的英文名字,這樣我們就更容易發音了」等,大多數人會選擇不理會,只把其當作為無知的言論。但她表示應該鼓勵社區,報告所有事件和攻擊行為。

社區顧問Claudia Boles也是兒童醫院急診科的危機顧問,她從精神健康專業方面講解,亞裔學生們可能面臨的欺凌,可能包括面對面或網絡騷擾的喊話、威脅、推擠、無視或散佈謠言等。她分享緩解這些負面心理健康影響的方法,包括尋找親友幫助、討論自己的感受;練習自我保健,比如正念冥想、音樂、散步、鍛煉、寫日記等。她也強調在學校,初級保健就診,工作場所都要加強相關的心理健康篩查,加強社區的支持等。

洛縣人際關係委員會執行主任Robin Toma表示,最近亞裔仇恨頻發背景下,縣政委員同意發展LA vs Hate項目,強調舉報仇恨事件的重要性,因為若當局不知道仇恨發生在哪裡,是誰對誰做的,就無法對仇恨事件採取措施。他表示仇恨犯罪法律在加州已實施幾十年,大多數警察部門都有相關培訓,但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仇恨事件並沒被報告,正是因為人們可能認為這些行為不構成犯罪。雖然國家有言論自由的保護,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無能為力。

他舉例,如有人大喊「滾回中國去」或將病毒歸咎於你,你可能會感到驚訝和不安,或害怕或憤怒,但可能不會向任何政府或社區機構報告。他表示連他自己在該項目出現之前,在經歷這類事情時,也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但現在民眾可撥打電話211向該項目舉報被仇恨,這可以為社區帶來改變,也可以幫助並阻止此類事件再發生在別人身上。他表示可以向合作的非營利組織A3PCON報告,也可向StopAAPIHate.org報告,可登陸網站www.LAvsHate.org或LAHumanRelations.org了解。

此外,亞凱迪亞副市長鄭博仁、亞市華人協會會長Connie Liao也出席活動。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欠租金留滿屋屎 惡房客拒搬 華裔房東被迫暫住地下室
無慢性病…明尼蘇達州6歲女童 罕見染疫不治
醫界「詫異」…美國年輕人確診、重症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