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新冷戰人質外交,賴政府麻木不仁?

中國《反間諜法》7月1日上路,最近1年台灣退休軍警有8人在入境中國大陸時遭到留置,陸委會警告,不排除中共對其趁機拉攏吸收。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不只在中國,太平洋另一岸的美國,也發生類似情況。最近有20名中國留學生被美國海關人員帶到「小黑屋」盤查留置,還有人遭到遣返。美中兩國各自加強審查可疑人士,形成美中新冷戰下的人流管制與人質外交。

相約小黑屋,「買」到情報員?

台灣人民赴對岸遭留置或盤查的狀況持續增加,除了台商、學者、宗教人士外,陸委會特別指出「退休軍警人員」遭不當留置情事。陸委會研判,中方此舉是想掌握當事人任職期間的工作、同事與人脈網絡,甚至業務內容,也不排除留置調查期間,趁機拉攏、吸收當事人,令其為中共工作。

相關案例,最早可回溯到2017年3月,NGO工作者李明哲從澳門進珠海時被國安人員拘捕,因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5年徒刑,但陸方對李明哲案未在24小時內通報家屬。後來,又接連發生多起台諜,台灣多位學者如李孟居、蔡金樹、施正屏等被視為「台諜」而鎯鐺入獄。這些案例被中國官媒大張旗鼓炒作,但「台諜」的手法如此粗糙、情蒐技術如此易被視破,實在連入門級的情報員都稱不上。

<cite>台灣多位學者如李孟居、蔡金樹、施正屏等被視為「台諜」而鎯鐺入獄。(美聯社)</cite>
台灣多位學者如李孟居、蔡金樹、施正屏等被視為「台諜」而鎯鐺入獄。(美聯社)

此後,有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李延賀)被上海國安拘捕調查,失聯一年多的時間;香港《南華早報》資深記者陳敏莉同樣也失聯未歸;淡江大學戰略所教授翁明賢2023年在訪問對岸、進行學術交流時遭到留置;軍職身分的金門釣客遭留置逾3個月,至今未回台。這些案例接二連三,層出不窮,當《反間諜法》上路後,恐將變本加厲,接踵而來。

升高科技戰,阻斷人才流

而在美國,近日4名赴美留學及參加學術會議的中國學生遭美國海關和邊境人員帶至「小黑屋」盤查10多小時,其中3人遭遣返。當事人均為理工科背景,其中2人研究方向與人工智能相關,他們還被追問是否中共黨員。美方近年盤查、遣返了30多名電腦資訊相關專業的中國留學生,被扣留時間最長的甚至達5天。在華府一所大學專攻半導體研究的中國博士生說:「從入學以來,已經6年沒有回家鄉了!」

美中貿易戰延燒到科技冷戰,常駐中國的美國外商高層、華府官員,陸續遭中國政府訊問、限制行動,形成一股美中新冷戰的大氛圍。美中各自發展出「人質外交」(hostage diplomacy)應對新招數,增加談判籌碼。2018年12月,加拿大逮捕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後,中共逮捕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加拿大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中加關係隨之交惡,並迅速燒向美英等其他國家。

<cite>2018年12月,加拿大逮捕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點燃了「人質外交」這把火。(美聯社)</cite>
2018年12月,加拿大逮捕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點燃了「人質外交」這把火。(美聯社)

從企業界、外交界轉向學校師生,被盤查的留學生皆是專攻AI科研的理工背景。這是科技冷戰的延伸,圍堵半導體、AI高科技的技術,也圍堵高科技人才。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日前公開倡議,美國大學理科應當增收印度生,歡迎中國留學生攻讀人文學科,已然展露出司馬昭之心。

北京祭狠招,綠營撿到槍

最近北京祭出狠招,國台辦與5大機關(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共安全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發布「懲治台獨」的《意見》,對犯分裂國家罪危害特別嚴重者,處罰甚至比針對香港分裂分子的法律規定更重,可判處死刑,對首要分子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於即日起實施。北京近期大動作明顯是恫嚇部分綠營政治人物,似乎未見明顯效果,卻可能阻礙兩岸既有交流,反而讓民進黨政府滿心歡喜地「撿到槍」。

值得關注的是,回顧香港通過《港版國安法》與《香港基本法》23條等法案後,許多國人已開始擔憂赴香港是否會受影響,而今發布更嚴厲的規定,恐加劇國人的憂慮,大幅降低兩岸交流的意願。

<cite>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一旦川普當選,美國也走向右派民粹主義,屆時恐將全球向右轉。(圖/van huy nguyen@flickr)</cite>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一旦川普當選,美國也走向右派民粹主義,屆時恐將全球向右轉。(圖/van huy nguyen@flickr)

歐洲正向右轉,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一旦川普當選,美國也走向右派民粹主義,屆時恐將全球向右轉。而台灣則飽受中國軍事威脅,北京再以綁架人質作為對付台灣的新手段。當前兩岸之間沒有互信基礎,也沒有管道可以解決爭端。民進黨政府也築起了新冷戰高牆,選戰期間透過《反滲透法》辦里長,再加上「國安五法」,編織一張國家安全網。中美大國博弈升溫之下,台灣成為「新冷戰下的新柏林」。

溫水煮青蛙,一路走到黑?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卸任之前,對台灣的臨別贈言是:「別對中國的挑釁言行驚慌失措,但也別對其中的風險變得麻木不仁。」這句話像是說給賴清德聽的。然而,賴清德不但「麻木不仁」,而且還加劇新冷戰的情勢惡化?還是自視為正義使者,寧可「一路走到黑」?

可悲的是,「國家安全」成為綁架人質、增加談判籌碼的廉價藉口,在諜影幢幢的恐怖氛圍中,賴清德政府不惜跟北京作對,並且把責任推給國人自己承擔,經常往返兩岸者人人自危,只能自求多福了!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