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光人員法緩衝期將屆 有助驗光專業提升保障消費者

【民眾新聞-蔡富丞/綜合報導】台灣的近視人口已超過1300萬,近視比率位居全球之冠,也帶動眼鏡門市數量不斷增加,有學術論文指出全台眼鏡行在2020年就超過了7千間,驗光配鏡都超方便。不過已公布的「驗光人員法」將對眼鏡產業帶來重大的挑戰,因為從2026年1月6日起,眼鏡零售業者必須設立驗光所才能執行驗光。但是衛福部醫事司統計,2020年合法的驗光所僅有2127間,到了2022年雖然驗光所的數量增加到3144間,與現有眼鏡行的數量仍有一大段距離,讓眼鏡產業備受考驗。

▲圖說:驗光人員法緩衝期即將結束,眼鏡產業急需專業驗光人才,大葉大學視光系為培育學生實務操作,積極地引薦學生到具備合格驗光師的驗光所去實習(照片提供/大葉大學)
▲圖說:驗光人員法緩衝期即將結束,眼鏡產業急需專業驗光人才,大葉大學視光系為培育學生實務操作,積極地引薦學生到具備合格驗光師的驗光所去實習(照片提供/大葉大學)


眼鏡業要想符合新的法規要求,首要條件是具備專業的驗光人員。然而2022年全台執業驗光師僅有3399位,2023年也才增加474位,增長速度緩慢。而且眼鏡行還須要與視光中心、眼科診所搶人才,加上驗光人員並非取得證照就可以立刻投入,還需要繼續培訓累積執業的實務經驗,因此中華民國驗光生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許正格表示,具備專業及長期經驗的驗光人員,將是眼鏡門市未來生存的關鍵。

▲圖說:為了喚起大眾對驗光的重視,寶島眼鏡舉辦小小驗光師體驗活動,增進民眾對驗光的了解,普及視力保健教育(照片提供/寶島眼鏡)
▲圖說:為了喚起大眾對驗光的重視,寶島眼鏡舉辦小小驗光師體驗活動,增進民眾對驗光的了解,普及視力保健教育(照片提供/寶島眼鏡)

面對即將到來的變革,部份眼鏡業者已開始積極調整自身策略,迎接即將到來的轉型時代。以眼鏡業龍頭寶島眼鏡為例,寶島眼鏡總經理蔡宜珊表示,目前全台門市全數設有合格驗光所,而且驗光師有368位,其中年資10年以上的更高達 127位。此外還有521位驗光生,其中年資10年以上有397位,在驗光的專業與經驗早已因應法規提早佈局完成。

除了積極延攬驗光專業人員,寶島眼鏡也積極在驗光儀器上汰舊換新,除了引進德國、日本、法國的精密設備,汰換的驗光設備也都捐予大學視光科系,為驗光人才培育實務操作能量。另外因應台灣2018年已轉為高齡社會,也特別關注高齡族群的視力保健與驗配服務,例如持續推廣漸進多焦鏡片應用於生活中的優點之外,進一步提升驗光服務專業流程,以周全的人才與專業設備,保障高齡族群的視力舒適與健康。

大葉大學視光學系主任許又文表示,即使驗光師人才相當搶手,但近3年驗光師國考的錄取率大約僅20%,並不是從視光系畢業就可以輕易成為驗光師。所以學生在校期間,校方就積極地引薦學生到具備合格驗光師的驗光所去實習,提早體驗真實市場需求。另外大葉大學視光系透過「師徒傳承」與「產學合作」培養專業驗光人才,通過驗光國考的比率在全國平均錄取率的二到三倍。

雖然驗光人員法的實施將為眼鏡產業帶來挑戰,但在要求具備專業驗光人員的同時,也為台灣廣大的近視及老花族群帶來更多保障,能杜絕非專業驗光人員執行醫療行為帶來的潛在傷害。只是部分傳統眼鏡因為資源有限或是缺乏適應新趨勢的能力,可能面臨轉型困難,究竟該如何協助這些眼鏡行順利及時完成轉型,也確保眼鏡產業的專業與進步,是在驗光人員法緩衝期後最迫切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