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有症狀嗎?骨質疏鬆怎麼治療?一次搞懂骨質疏鬆症迷思

現代人飲食不均衡,還沒老年就面臨骨質流失問題,也可能患有骨質疏鬆症。Yahoo TV「彭博士觀風向」邀請林口長庚脊椎科醫師蔡宗廷,幫助大眾釐清骨質流失的迷思,像是喝咖啡阻礙鈣質吸收的影響也沒想像中大,衣服包緊緊防曬其實會增加缺鈣風險等等。此外骨質疏鬆的症狀其實不明顯,所以平時就要避免讓骨質流失的壞習慣,並了解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有症狀嗎?骨質疏鬆怎麼治療?一次搞懂骨質疏鬆症迷思(圖/Getty Images)
骨質疏鬆有症狀嗎?骨質疏鬆怎麼治療?一次搞懂骨質疏鬆症迷思(圖/Getty Images)

骨質疏鬆的定義

因骨質流失而造成骨頭強度降低叫做骨質疏鬆,WHO的定義為骨密度T值小於-2.5,可以透過「雙能量X光」檢測骨密度。

骨質疏鬆的前兆

骨質若流失,會讓脊椎稍微垮下來,椎間盤之間也會變窄,會造成身高減低,而骨質流失、骨量降低是沒有症狀的,有感覺時通常已經骨折了。

骨質疏鬆症狀有什麼?

國民健康署表示,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疾病,通常沒有太明顯的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有駝背、身高變矮的外觀變化。不過一旦發生跌倒,或是施力過猛、遭到外力衝擊,可能就會容易骨折,且在骨折後會引發劇烈的疼痛,造成無法行動,最後可能長期殘疾,影響健康與生命危險。

骨質疏鬆能治療嗎?

骨質疏鬆是可逆的,但過程緩慢,成人每天要攝取1200毫克鈣質才能維持骨頭健康,若已經是病態性的骨質疏鬆,就要透過藥物來減緩骨質流失,以及增進骨質生長。

骨質疏鬆吃什麼補鈣?

日常飲食可以攝取奶類、胚芽米、五穀飯、小魚乾等高鈣食物,如果飲食上無法補充足量鈣質,可以額外吃鈣片,此外,維他命D會促進腸道對鈣質的吸收,可以適量曬太陽讓身體轉化維他命D,曬太陽時要讓皮膚直接接觸陽光才有效果。

適量的曬太陽,才能產生維他命D幫助鈣質吸收。(圖/Getty Images)
適量的曬太陽,才能產生維他命D幫助鈣質吸收。(圖/Getty Images)

造成骨質疏鬆的壞習慣

許多國家的人都會喝咖啡,但骨質疏鬆問題沒有比台灣嚴重,可見飲食還有運動習慣更為重要,並且要避免菸、酒、類固醇藥物和不好的生活習慣。

預防骨質疏鬆適合的運動

骨頭要受力才會加速生長,若走路或有氧運動,對骨質密度增加幫助不大,最好能做有負重的運動,或是重訓會比較有效果,但記得要循序漸進增加負重。

正常的骨頭與骨質疏鬆的骨頭

骨頭裡面有骨小梁,充滿孔隙和許多細胞,正常的骨頭除了骨量多以外,結構和強度也比較好。

存骨本的黃金時期

從出生開始,骨頭逐漸增加骨量,約40歲達到高峰,接下來會因為代謝影響而逐漸下降,尤其女性停經後缺乏荷爾蒙,骨質流失問題會更嚴重,因此40歲前是存骨本的黃金時期。

把握40歲前的黃金時期,骨質流失要再補回來會困難許多。(圖/Getty Images)
把握40歲前的黃金時期,骨質流失要再補回來會困難許多。(圖/Getty Images)

骨折手術

若產生壓迫性骨折,患者會感到強烈疼痛,以往都是開刀打鋼釘固定,現在能用骨水泥手術以針頭注入骨水泥到骨折處,達到迅速支撐的效果,屬於微創手術,隔天或當天就能出院。

延伸閱讀
台灣是「缺鈣國家」?小心缺鈣警訊 營養師Ricky告訴你5種高鈣食物
預防骨質疏鬆 正確補鈣存骨本
退化性關節炎更需要運動?4種關節炎和症狀 醫師來講解
肌少症50歲後注意 每天散步或走路沒幫助?肌少症飲食運動這裡學

責任編輯/謝宗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