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險妊娠在常規產檢外.建議增加5項產前檢查

高危險妊娠在常規產檢外.建議增加5項產前檢查
高危險妊娠在常規產檢外.建議增加5項產前檢查

文╱Tiffany 採訪諮詢╱童綜合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莊聖偉

比起一般孕婦,高危險妊娠的孕媽咪或胎兒可能會面臨較高的妊娠風險,或是突發的孕產狀況,如沒有獲得妥善的處置,將可能危及母胎的生命安全,除了遵守常規的產前檢查,通常也會建議增加5項產檢項目,就算是發現胎兒異常,也能及早介入治療,並達到母子均安的最終目標。

1.唐氏症篩檢

唐氏症篩檢,區分為四大項(初唐、二唐、非侵入染色體篩檢及羊膜穿刺,四擇一即可)。童綜合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莊聖偉說明,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又稱為「初唐」,約在孕期11〜13週又6天內進行超音波及抽血檢查,觀察頸部透明帶厚度,厚度愈厚,異常機率就愈高,準確度約在85%〜95%。

假如初唐來不及做,孕婦可選擇第二孕期唐氏症篩檢,又稱為「四指標篩檢」,準確度約80%,於懷孕15〜20週,抽取母體的血液,根據血液中的4項指標來計算胎兒罹患唐氏症的機率。小於1/270屬於低風險群,高於1/270則為高危險群,屬於高危險群者,會再進一步做羊膜穿刺確診。

2.羊膜穿刺

「羊膜穿刺」為一項操作型技術的名稱,分為「羊水染色體」及「羊水晶片」,藉由直接抽取羊水來取得胎兒細胞,準確度及檢查項目是最高且最多的,缺點是孕婦需要承擔1/1000~3/1000感染破水,造成死胎的風險。

「以新冠肺炎診斷方式來比喻,初唐、四指標篩檢,以及NIPT(非侵入性染色體檢查)僅能算是快篩,只有羊膜穿刺才是PCR,屬於診斷性檢查。」莊聖偉醫師說明,由於高齡產婦生出唐氏症寶寶的機率較高,建議34歲以上的孕婦,依據標準指引建議接受羊膜穿刺。

目前國健署也有針對高齡及遺傳病史,提供產前遺傳診斷檢查補助,如果經濟允許,建議加做羊水晶片檢查,針對更多的基因異常疾病進行檢查。

高危險妊娠在常規產檢外.建議增加5項產前檢查
高危險妊娠在常規產檢外.建議增加5項產前檢查

3.子癇前症篩檢

子癇前症恐對母胎造成極大的威脅!建議透過初期子癇前症的篩檢,檢測自身是否為高危險群,莊聖偉醫師提到,此檢測時機約在孕期11~14週間,醫師會測量孕媽咪兩手的平均動脈壓、血液中的胎盤生長因子,以及使用超音波測量子宮動脈血管阻力,綜合病史詢問、量體重等,評估孕媽咪在34週或37週前出現早發性子癇前症的危險機率。

如果診斷為高危險群,孕婦每日服用阿斯匹靈可以降低62%的發生率;針對中後期之疑似案例,則能透過中晚期篩檢來決定是否採取剖腹產。

4.高層次超音波

莊聖偉醫師建議,所有孕婦都該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他表示,胎兒異常可分為結構上及染色體上的異常,「有時染色體出現異常,並不代表胎兒結構有異常;胎兒結構出現異常,也不表示染色體會有問題。」

高層次超音波約在孕期20~24週左右進行,能觀察到胎兒全身的重要構造是否正常發育,針對能透過出生後矯正的疾病,一般會建議把胎兒留下(如:唇顎裂),若是重大異常疾病,且預後情況不佳者(如:無腦兒),經過充分遺傳諮詢,由孕婦與家屬做出最後決定。

高危險妊娠在常規產檢外.建議增加5項產前檢查
高危險妊娠在常規產檢外.建議增加5項產前檢查

5.胎兒生理評估

進入懷孕中後期,倘若高危險妊娠孕婦感覺到不適時,可於產檢時加做胎兒生理評估。葉海健醫師提到,胎兒生理評估包含判斷胎盤功能是否正常的非壓力性測試,加上胎兒超音波4項檢查(胎兒呼吸、胎兒活動、胎兒張力、羊水量),檢查過程需花上30~60分鐘,用來評估子宮內的環境是否適合胎兒繼續生長。

每一項檢查會用分數來評分,正常的話給予2分,異常則為零分,滿分為10分,低於6分則需接受進一步追蹤。

※原文刊載於2024年06月號《媽媽寶寶》448期。

原文連結

※更多媽媽寶寶文章

不敢抽羊水?NIPT是安全準確又快速的染色體疾病檢測技術,但是風險預測,而非確診

唐氏症篩檢方式好幾種,你選哪一種?臺大李建南主任提醒:貴的不一定正確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