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青梅保價收購 尺寸不符梅農預期

今年受到極端氣候及久旱未下雨影響,高雄山區青梅產量少顆粒偏小,農糧署高市府農業局及農會與農民達成契作方案,由農會以1公斤16元保價收購2.3cm以上的青梅,不過農民擔憂,今年小梅可能仍占大宗,希望政府協助農民,找出小梅銷售管道,減少梅農損失。

高雄桃源、那瑪夏、六龜及甲仙區是台灣梅子重要產區之一,種植面積約1396公頃,年產量約1萬公噸,其中桃源區占3分之2最大宗,有6成以上的桃源居民皆以種梅子維生。

高雄山區青梅連續2年面臨銷售難關,去年青梅結果期遇氣候佳且雨水豐沛,梅子品質不錯顆粒不小,卻罕見遇到歷年來首次蜜餞工廠因疫情影響遲不開盤,導致中盤商無法收購,青梅因未收購而落果。

未料,今年又無奈受極端氣候影響,另遇久旱沒下雨,青梅產量減少顆粒偏小,許多梅農擔憂梅子小銷不出去,擔心連續2年沒收入,希望農糧署介入協助。

農糧署會同高雄市農業局及甲仙區農會、六龜區農會和農民開會,已經達成契作方案,由甲仙區農會與六龜區農會以1公斤16元保障價格向梅農收購2.3cm以上的青梅各300公噸,六龜區農會預定4月10日開始收購,甲仙區農會預定4月6日起收購。

不過梅農表示,山區青梅達到2.3cm大的目前僅有1、2成,多數梅農期待下周春雨到來,梅子能夠再長大一些達到收購標準,但若雨水不足又持續乾旱下去,多數梅農的小顆粒青梅恐怕無法銷售,最後只好放棄採收,更需要政府協助小梅銷售管道。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若屆時青梅顆粒小未達農會2.3cm以上的收購標準,農糧署會盡量媒合其他適合工廠來收購,以減低農民損失。

甲仙區農會總幹事曾海星說,會盡量找願意收購2.3cm以下青梅,製作梅粉、梅精等工廠;六龜區農會總幹事林芷蕾表示,六龜農會今年與大潤發賣場配合,協助梅農銷售青梅,也請農會人員到場DIY自製青梅加工品,也鼓勵梅農將梅子運送台北拍賣市場銷售,拓展多元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