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生態奇觀 陸蟹釋幼跟著月亮走

適逢10年來滿月最圓中秋,壽山、旗後山陸蟹「釋幼」進入高峰期,大批陸蟹翻山越嶺、爬行數公里後抵達海岸線釋幼,奇觀吸引大批生態愛好者聚集夜觀,在海岸邊感受旺盛的生命力。

壽山、旗後山屬高位珊瑚礁石灰岩地質,具有淡水湧泉,適合陸蟹棲息。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記錄到海洋性陸蟹在壽山園區有8科26種、旗後山6科13種,半屏山及壽山還有全國僅見「陸封型」(陸地直接孵化、生活)的馬卡道澤蟹。數量最多的帝王仿相手蟹和凹足陸寄居蟹通常在晚上5時到9時降海,奧氏後相手蟹和紫地蟹則在清晨3時至5時降海,等待滿潮時釋幼。

陸蟹博士李政璋表示,凹足陸寄居蟹族群曾在壽山南北登山口附近一帶被發現,翻山越嶺3公里後到西海岸釋幼。陸蟹靠著觀察潮水高低,也會「跟著月亮走」,在滿月、滿潮時入海釋幼,平均1個月2次。

部分西南部餐廳會販售陸蟹供人食用,李政璋指出,陸蟹平時食用動物腐屍、糞便,囤積在胃部,體內會累積細菌、寄生蟲,食用後可能對人體腦部造成傷害。

陸蟹釋幼同時也面臨危機,有民眾會刻意捕捉販賣,臉書也有私密社團買賣,其中「藍紫陸寄居蟹、短腕」等珍稀物種因顏色、外型討喜,最受玩家喜愛,賣價單隻可達2000元以上,活體甚至直接以宅配寄送。

李政璋強調,藍紫陸寄居蟹需要透過交錯浸泡淡、海水進行「離子平衡」才能生存,有些品種甚至需要補充日照,飼養難度高,繁殖的成功率極低,並不建議民眾飼養,買賣更會對天然族群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