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蟲文化特展 難得一見玉唅蟬、鬥蟋蟀工具亮相
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合作,策劃「鳴蟲文化與科學特展」,展出蟬、螽蟴與蟋蟀三類鳴蟲的標本與文物,更有難得一見的玉唅蟬、鬥蟋蟀的工具及飼養蟈蟈的葫蘆罐等,展覽自即日起到明年的5月11,在臺博館展出。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談到「鳴蟲文化與科學特展」,特別分享小時候自有一套方法捕蟬,然後撿蟬蛻換錢的經驗,他也表示,博物館的重要功能,除了舉辦展覽、知識分享外,作為國際博物館協會的成員,也相當重視生物多樣性,因此這檔展覽,除了展現鳴蟲的文化、科學與藝術面向外,也希望民眾重視生物多樣性。
策展人、國立臺灣大學昆蟲系名譽教授楊平世指出,挑選這三類鳴蟲,是因為牠們對一般民眾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古代的中國,這三種鳴蟲都相當風行,甚至鬥蟋蟀的活動,至今在中國與臺灣的某些縣市還很流行。
楊平世教授表示,蟬、蟋蟀與螽蟴自古就有許多文學、藝術相關的作品,這次展出有關的詩詞、藝術品,還有養、鬥蟋蟀的工具,更有鳴蟲的標本、鳴聲與各種介紹,不僅富含藝術性、文化性及科學性,也希望帶動地方創生、文創、文學藝術與科學。
本次特展共規劃「鳴蟲的相關故事」、「鳴蟲的詩詞」、「鳴蟲的文化與藝術」、「鳴蟲的生物學」及「鳴蟲的保育」5大單元主題,精選232件鳴蟲標本與楊平世教授收藏的鳴蟲文物,其中古時的陪葬玉器「玉唅蟬」、範製機心形蟈蟈葫蘆罐、紫砂陶燒蟈蟈棲竹筍擺飾等,都是難得一見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