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廣達都被點名!全球AI競賽,讓台灣出現17年以來最大融資潮

根據《彭博》報導,隨著AI需求的大增,作為全球重要的製造和代工中心,2024年台灣企業在海外的股票出售總額已達29億美元(約為新台幣932億元),是自2007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熱潮。

此外,如鴻海、廣達、緯穎也都在今年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可轉債,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以補足龐大的資本支出需求,其中用美元計價的可轉債總發行額也飆升至25億美元。

半導體和原物料需求增加,鴻海、廣達、緯穎等電子代工業擴大發行可轉債

《彭博》引述花旗集團負責台灣的亞洲股權資本市場董事總經理蒲心怡,台灣企業——尤其是科技業——在未來2到3年內仍將有龐大的資本需求。

金融雜誌《IFR》引述瑞銀環球資產管理聯席主管布萊恩.周(Brian Chau)提到,產能擴張和資本支出需求,促使半導體和硬體公司進入市場尋找資金。

除海外股票之外,首家出貨GB200伺服器的鴻海5月透過發行可轉債籌集達7億美元的資金;緯創旗下伺服器製造商緯穎7月也公告募資6億美元的海外可轉債;而8月份,電子代工大廠廣達也已通過出售此類債券,籌集10億美元。半導體廠環球晶、世芯等,在今年也有發行海外公司債。

鴻海科技集團LOGO.jpg 圖/黃詩媛拍攝
鴻海科技集團LOGO.jpg 圖/黃詩媛拍攝

這些大廠為何持續發行可轉債?

可轉債同時具有債券和股票的特性,通常利率比一般銀行借貸更低,對投資人來說,不僅有固定的利息可以領,還有可能因為股價上漲讓手中的債券變成股票,最終獲利更多。只要市場正向發展,理論上是有機會達到雙贏(企業和投資人)的金融操作工具。

延伸閱讀:工業富聯上半年大賺近400億!鴻家軍表現為何亮眼?解析雙龍頭成長引擎

有人擔憂、有人看好

AI熱潮持續滾動下,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美國上市的股票,在今年已上漲66%,而廣達在台灣的股票也上漲了約20%、鴻海則是大漲77%,反映出台灣企業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的強勢地位。

蒲心怡表示,強勁的股價表現是他們(台灣科技業)今年決定籌集股本的關鍵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AI熱潮重燃硬體創業熱!硬體創業要重新崛起了嗎?

然而,市場觀察者對台灣股票的風險表示擔憂,尤其是在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今年已上漲近30%。匯豐控股亞太區股票策略主管赫拉德・范德林德(Herald van der Linde)指出,市場對台灣股票的樂觀情緒過高,存在著監管和需求問題。

儘管如此,投資者對AI的相關概念股熱情仍然不減,蒲心怡表示,目前市場需求並未看到放緩的跡象,而且還有新投資者不斷加入,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和先前對台灣市場表現冷淡的長期投資者都還在陸續出現。蒲心怡進一步指出,此次投資者對於全球存託憑證(GDR)和可轉券的表現的活躍度是「多年來首見」。

而這些台灣科技業在全球市場活躍的融資活動和金融操作,一方面也代表著為了在AI領域不落人後的積極布局,另一方面海外投資人的青睞,則反映了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重要性,讓台灣廠商,踏入全球投資人的眼中。

延伸閱讀:【圖解】全球都在瘋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是什麼?與傳統核電差在哪?

資料來源:《Bloomberg》《IFR》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黃詩媛

更多報導
台廠AI供應鏈Q3點火!鴻海月增33%、緯穎年增近120%,一次盤點電子8大廠關鍵數字
「鴻海是第一家出貨GB200廠商」!鴻海科技日強調AI、AI、AI,劉揚偉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