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埕天后宮石頭公 見證鹽史

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安置於鹽埕天后宮廟埕的「重修瀨北場碑記」,年代達兩百一十五年,字跡已模糊多年,最近尋獲多年前專人抄錄的碑文,顯示瀨北鹽場分成五區及「澎湖課館」捐款字句,確認散落於巷弄的咕咾石應來自澎湖,見證了珍貴鹽業發展史。
鹽埕天后宮主祀媽祖,但廟埕卻有一處用紅色鐵欄杆圈圍起來,裡面放置著「重修瀨北場碑記」碑石,稱為「石頭公」,設有供品,香火終年不斷,民眾常詢問碑文是什麼?因字跡模糊不清,廟方無法完整說明。
鹽埕文史工作者李春景說,此碑石記載嘉慶六年跨越鹽埕溪廣安橋重修記錄,於民國七十二年出土,多為人名,沒引起注意,隨著歲月推演,九成的字跡都模糊不清,各界雖推測應與鹽場有關,但已無從查考。
李春景指出,最近他取得一位文史人士在多年前抄錄碑文的記錄,顯示部分確實可顯示鹽場的基本運作,非常珍貴,他建建議廟方和市府採納和保存。
其中,註明捐款督場管事、班頭各有五人,顯示瀨北鹽場分成五個部門,另外附設下林廠、鹽埕塭、風櫃門塭(今喜樹入口)。
而最讓李春景和老鹽工振奮的捐款名單則是澎湖課館捐銀二員,可說是鹽埕曾與澎湖貿易運鹽的佐證。
兩年前,鹽埕的巷弄內被發現一大批珊瑚礁石和壓艙石板遭到棄置,地方人士當時即推測應來自澎湖,泮港鹽貨卸除後遺留至民間,再遭拋棄,但並無任何文史記載,只能夠止於疑問。
李春景強調,如今有了「澎湖課館」在鹽埕捐款的文字,即可證明早年有船舶往來於鹽埕、澎湖之間,運送鹽品和魚貨,因此將建議市府妥善保存這批遺落民間的寶貝,就地整建為咕咾牆,以凸顯第一鹽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