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考爾、裴洛西率團見達賴喇嘛 《解決西藏問題法》將加劇美中關係緊張?

西藏精神領袖第14世達賴喇嘛將前往美國治療膝蓋前夕,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率團到訪印度達蘭薩拉,19日與達賴喇媽會面。麥考爾坦言,有收到中國警告別出訪,強調美國支持西藏的自決權。同行的眾院前議長裴洛西稱,《解決西藏問題法》讓中國知道,美國對此議題的明確想法與認識。

麥考爾(Michael McCaul)率領的跨黨派訪團18日抵達藏人行政中央(西藏流亡政府)所在的達蘭薩拉,表明會與達賴喇嘛談論包括《解決西藏問題法》在內的多個議題。被問及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是否會簽署,麥考爾給予肯定回應。

「通過該法案顯示美國的決心,即無法接受中國共產黨對西藏的現狀」,麥考爾稱,「若中共真的如同其宣稱的尊重『主權』,就與藏人進行和平對話,解決衝突,而非強迫藏人接受中共提議」。《南華早報》說,該法提案人認為中國正「系統性打壓」藏人保存宗教、文化、語言、歷史、生活方式和環境的能力。

美國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18日回覆媒體提問時說:「(拜登)總統會做出他認為最能代表美國人民的決定,這是我能告訴你的。」《印度快報》(India Express)19日表示,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對麥考爾訪團的反應激烈,且用漢語拼音「Xizang」取代一直通用的「Tibet」。

麥考爾訪團18日拜會西藏人民議會,19日上午與達賴喇嘛會面。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他坦言訪團收到中國警告,不要有這趟訪問,強調美國支持西藏有自決權。麥考爾也說:「我的希望仍是有天達賴喇嘛及其人民將能和平地返回西藏。」裴洛西(Nancy Pelosi)則指責中國試圖抹滅西藏文化。

<cite>2024年6月19日,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隨團出訪拜會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AP)</cite>
2024年6月19日,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隨團出訪拜會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AP)

《解決西藏問題法》待拜登簽署

裴洛西直言,《解決西藏問題法》給中國的訊息是,美國對西藏自由議題有明確想法及認識。另外,該訪團成員還有共和黨的米勒-米克斯(Mariannette Miller-Meeks)、馬利歐塔奇斯(Nicole Malliotakis),以及民主黨的米克斯(Gregory Meeks)、麥高文(Jim McGovern)和貝拉(Ami Bera)。

裴洛西亦稱,拜登會「很快簽署」《解決西藏問題法》。《法新社》19日引述藏人行政中央司政邊巴次仁(Penpa Tsering)說法表示,沒要尋求西藏完全獨立,而是追求長期的「中間道路」政策,即更大的自治權,並「透過對話來解決中國與西藏的衝突」。

印度《商業標準報》(Business Standard)19日提到,中國4月已表明,只會和達賴喇嘛的代表談判,不會與藏人行政中央官員對話,同時排除就更大自治權進行協商。中國和達賴喇嘛代表曾於2002及2010年進行談判,依據達賴喇嘛所提的中間道路政策,要求給予藏人真正的自治。

《解決西藏問題法》(The Resolve Tibet Act)全名為《推動解決藏中爭議法》(Promoting a Resolution to the Tibet-China Dispute Act),其拒絕西藏自古是中國一部分的說法,敦促中國停止關於西藏歷史和達賴喇嘛的不實資訊政治宣傳,並要求中國和達賴喇嘛、其他西藏領袖重啟和談,協商西藏的治理。

該法案由共和黨的麥考爾和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成員楊恩(Todd Young),以及身為眾院法規委員會副主席麥高文與同黨參院外交委員會成員默克里(Jeff Merkley)共同提出,旨在強化美國對西藏的支持,並促進西藏和中國對話,和平解決雙方長年爭議。

<cite>2024年6月19日,美國聯邦眾議員麥高文是《解決西藏問題法》提案人之一。(AP)</cite>
2024年6月19日,美國聯邦眾議員麥高文是《解決西藏問題法》提案人之一。(AP)

蘇利文、坎博先後訪問印度

眾院2月以392票贊成、28票反對、11票棄權通過該法案,參院5月無異議贊成,但因修改一項條文,所以眾院6月12日再次表決,以391票贊成、26票反對通過,現待拜登簽署生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8日重申,西藏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林劍直批,達賴喇嘛是「披著宗教外衣從事反華分裂活動的政治流亡者」,敦促美國停止向外界發出錯誤訊息,恪守不支持「西藏獨立」的承諾,不得簽署《解決西藏問題法》。他強調:「中方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紐約時報》指出,麥考爾率團拜訪達賴喇嘛正值美國和印度深化關係,部分動機是因雙方均面臨中國威脅。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17日訪問印度2天,此行是應印度國安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邀請,就長期審議未決的印美關鍵及新興技術倡議(iCET)進行討論。

另外,美國副國務卿坎博(Kurt Campbell)正在印度訪問,根據美國國務院,坎博18日和印度外交次長夸特拉(Vinay Kwatra)及副國安顧問米斯里(Vikram Misri)會談,包括透過四方安全對話(Quad)夥伴關係強化印太地區的區域和多邊協調。

不過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教授潘特(Harsh Pant)告訴《南華早報》,麥考爾率團拜訪達賴喇嘛,反而會使已經緊張的美國與中國關係變得更複雜,且顯示試圖穩定與中國關係的美國拜登政府面臨由下而上的壓力,以重新關注西藏問題,而美國更廣泛的政治機構仍關注西藏和台灣,美中關係會持續「動盪」。

<cite>2024年6月19日,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接見到訪的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訪團。(AP)</cite>
2024年6月19日,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接見到訪的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訪團。(AP)

美國欲推對話恐適得其反

「中國對西藏相當敏感,他們會認為美國這個最新舉動是進一步抹黑中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助理教授駱明輝(Dylan Loh)認為,《解決西藏問題法》會引起中國「強烈」反彈,並稱該法案具政治表演和象徵意義,「事實上,除了呼籲應對中共政治宣傳及拒絕中國主張,該法沒有任何實質具體事項」。

駱明輝向《南華早報》提到,該法案是想推動中國和西藏(流亡政府)對話,「此舉恐怕會適得其反」。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王飛凌(Fei-Ling Wang)說,自1950年代以來,西藏問題一直困擾美中關係,「不同時期的強度不同」,並稱西藏只是美中「核心問題」之一,其他還有台灣、新疆與香港。

王飛凌稱,達賴喇嘛帶領的「主流流亡藏人」並不尋求獨立,而是獲得美國主要支持的自治形式,「但在任何地方有真實自治,尤其是在非漢族的少數民族聚集地,在不破壞一黨專制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下,這不是會被(北京當局)接受的事」。

王飛凌還說,中國以國家主權來指控美國與流亡藏人,巧妙地把中央和地方關係的內政議題和民族政策,轉成國際鬥爭,並凝聚漢族民族主義。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義桅痛批,美國意圖藉此法案破壞中國,「中國人和全球從這場與美國的鬥爭中學到,當美國政治人物無法處理他們內政時,就會擾亂別人」。

藏人行政中央發言人丹增列偕(Tenzin Lekshay)向《紐約時報》強調,不應透過「美國和中國日漸對抗的視角」看待西藏處境,而是提醒中國同化該地區時,如何看待西藏人民生活「面臨生存威脅」。他亦稱:「我們希望自由世界領袖們支持西藏事業,尤其是施壓中國領導階層重啟對話,解決中藏衝突。」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