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給關心高雄朋友的一封信

​陳菊給關心高雄朋友的一封信

我經常反思,一次的任期結束,我為高雄留下了什麼?一個讓家庭幸福的城市,還是築夢的舞台?但這些階段,必定都有需要克服的難關,作為一個市長,市民的公眾利益是我的責任,我從不迴避,謹慎、踏實的回應市民的寄盼,因為我知道,保障高雄市民的生活安定是我的義務,高雄果菜市場北側用地的決定也從這裡起步。 三民區內,高雄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坐落於此,每年供應超過10萬公噸的蔬果滿足人們飲食需求。市場旁的寶珠溝,下游居民飽受淹水之苦數十年。因為它的所在位置,讓十全一路到民族一路上就斷了頭,市民前往高雄醫學院的路總是繞遠了一點,事故件數也居高不下。市民朋友長期不停的反映,讓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這附近到底怎麼了? 一個40年懸而未決的議題,歷經8任市長,沒能解決。土地已是市有,房屋老舊卻沒能修建,任憑髒亂、危險持續存在。或許有些人因習以為常可以視而不見,但身為市長的我無法不看見,颱風豪雨來臨時下游居民的苦悶,以及每一個家庭對家人平安回家的期待。 是時候解決問題了,還給高雄市民真正的土地正義。9月1日,我們確實執行強制拆遷,雖然來自各方的意見大不相同,但面對整體三民區35萬人的安全與安定,很抱歉,我必須這樣做,如果我沒下這個決定,再過50年,也無法落幕。 寶珠溝沿岸淹水問題無法解決,下游孝順街更是每逢大雨便淹水,市民有苦難言。 或許有人會認為,原本的果菜市場為什麼要改建?現在果菜市場的位址自61年公告徵收,62年徵收程序完成,63年針對南側用地規劃市場完工啟用,歷經43年逐漸老舊,也因為北側用地使用問題沒有解決,都市發展面臨困境。 果菜市場周圍環境髒亂、病媒蚊孳生,改建後,提供現代化的拍賣場域並結合地下 滯洪,完善三民地區地方發展。 市府團隊為了解決淹水及交通問題,也為了解決40年的沉疴,規劃新的果菜市場結合都市防洪功能,除了提供現代化的拍賣空間外,果菜市場地下層設立的滯洪池,可蓄水6.7萬噸,降低愛河寶珠溝19公分的排水水位負擔。再來,我們會將十全路打通,串聯至覺民路,紓解民族一路的交通流量及降低事故。 有人問我,他們一定要搬走嗎?71年部分地主提起訴願,地方法院裁定駁回,徵收過程完備且完成。直到上個月自救會向高等行政法院多次聲請停止執行和假處分也皆遭駁回,市府團隊沒有迴避任何法理問題,面對延宕40年的爭議,我們謹慎、力求周全。 有人說,住了70年,沒有補償安置就要我搬走?在民國75年,議會曾通過發放特別救濟金,近8成土地地主與部分佃農同意,當時領走約7千萬元,未被領取的4千萬由部分小地主及住戶拒領。所以我們去年再提救濟補償,在與住戶多次協議後,按照76年未領金額加計10年法定利息提供土地的救濟補償,同時依照104年救濟補償標準提供建物的救濟補償,並加發戶口遷移救濟補償,中低收入戶也提高1.5-2倍並協助搬遷安置,這時我們的救濟補償總計1億元。 市府團隊近兩年不斷協商,除了9次協調外,訪視不下百餘次,也一再提高救濟補償 金額以求與住戶達成共識,救濟補償金額總計約1億3千萬,也逐漸獲得住戶認同。 我們仍舊持續溝通爭取住戶認同,對於不服徵收的13位原小地主及1位大地主,除了現金救濟補償外,再提特別安置,興建建坪24坪共2層樓的店鋪,月租3千,契約期限9年,優先續約1次,合計18年的方案,總計救濟補償1億3千萬元。 但少數因買賣爭議利益無法獲得保證的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甚至有人誤導視聽,說上百戶居民不同意?市府團隊花了近兩年的時間,不斷地查訪協調,盼達成住戶共識。從被人謾罵趕出家門口,到住戶送上一杯茶念著辛苦了,同仁們從早到晚穿梭在住家間,才終於獲得111戶,近92%的住戶同意,至今,我們已經完成98戶的拆除,未拆的22戶,也協議9月底前陸續搬遷及自行拆除。 在不斷協調下,至今同意戶已達111戶,且完成98戶拆遷,其餘的22戶,也協議9月 底前陸續搬遷及自行拆除。 當然,現在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努力地想要解決。包含在徵收過程中拒領的部分地主,雖然徵收程序已結束,但我們持續協調,提供興建店鋪的特別安置計畫,期盼可以獲得地主們的理解;另外,根據「三七五減租條例」規範佃農權利不得轉讓,由於歷史背景,少數佃農轉讓土地權利,我們也持續協助,讓有居住事實的住戶可以取得救濟補償;但對於徵收後的土地權利轉讓、始終未擁有土地事實的人,我們依舊會給予建物及戶口遷移的救濟補助,但土地的救濟補償僅能針對原地主,不受法治範圍允許的權利戶我們也無從認可。雖然少數人士依舊攻訐市府團隊,我也會堅持合理、合法以及關懷真正的弱勢。 新的果菜市場結合都市防洪功能,可蓄水6.7萬噸,降低愛河寶珠溝19公分的排水 水位負擔。並打通十全路打通,紓解交通流量及降低事故。 我常在問自己,可以給市民期待著一個怎樣的高雄?高雄從重工業城市多年來逐漸轉型,承受了許多轉型的陣痛,卻發現我們還離安全、正義好遠。守護多數人的權利,關懷少數人的權益,在踏上政治這條路起,我從沒忘記過。 我所承載的是277萬人的未來,所解決的是40多年來大家不願意面對的問題。我可以選擇揮揮衣袖、安全下莊;也可以選擇承擔責任,為高雄留下傳承百年的進步未來。但我們直到最後一刻都沒放棄溝通,縱使高雄果菜市場徵收程序已完成、法律基礎已完備,我們依舊挨家挨戶,希望達到最具共識的關懷。 我永遠記得,在2006年12月9日當選市長那一夜,我對高雄市民許下的承諾,打造適合生活的高雄、建構屬於高雄定位的未來,始終沒改變過。追求全體市民的公義,我們從不曾放棄也會持續,期盼獲得更多市民朋友的認同。監督沒有貴賤,人民的聲音我們都會傾聽,面對每一個對高雄的質疑,市府團隊會虛心溝通、說明,因為守護高雄是我們唯一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