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炎山旁的台式林園──苗栗苑裡華陶窯

火炎山旁的台式林園──苗栗苑裡華陶窯

「塵世不相關,幾閱桑田幾滄海;胸中何所有,半是青山半白雲」歷經政治浪潮與事業轉折之後,回到樸實如初的園林,才能讓華陶窯主陳文輝平靜日常的眉頭,稍有些許的觸動。 陳文輝的外銷自行車事業中輟之後,依他研習花藝的太太「惜花連盆」的抉擇,夫妻倆於1984年選擇回到故鄉苗栗縣苑裡鎮的火炎山麓,以約佔地十公頃的坡地創建華陶窯。創立之初,即規劃柴燒登窯與陶藝工作室,並逐步闢建台式園林與配置景觀陶之原生植物園區。 陶窯詩詞 人文窯場 從製陶、燒窯、到造景,在貧瘠的火炎山礫石之地,開出自己心中的沃土,陳文輝總是這麼認為:「荒地只存在人們心中,如果每個人都能珍愛,不捨棄自己生長的周遭,世界上就沒有一吋真正荒蕪的土地。」因而動念規劃一座以生態保育兼容陶、窯、古詩詞造景於山徑牆角轉折間;同時蘊涵墾拓傳承、藝術、教學、民俗植物解說之人文窯場。 「華」為花的古字,顧名思義是一處融合花、陶、台灣民俗建築及流域景觀,從而建構出以展現台灣之美的「花」、「陶」、「窯」、「空間美學」之本土文化意涵的柴燒窯場。華陶窯從早期生產花器的陶藝工作室開始,迄今已歷三十三年,截至目前,吸引人到訪的不僅是一座窯或層疊相間的亭台樓閣的人文園林;而是整個園區內所散發濃厚的島嶼人文風華。 窯場創辦人之一的陳玉秀老師,為花藝協會的種子學員,她的心意,就是想把自己種的花插在自己創作的陶器上。有鑑於以往各流派插花者,大多以現成花器為選擇,她認為一盆好的花藝作品,花型與花器間的對應關係應多加拿捏設計,才能符合插花流派的文化脈絡,建立花與器的時尚風格。 當時,插花界常用花器多取自於現成的竹、瓷、銅器等不同材質容器,花器的來源與取得也多有不便,因此她將古典插花常用之六大花器(缸、盤、碗、籃、筒、瓶)造型,以陶統一創作,並以符合花藝插作的比例,作為陶器造型的參考,搭配著樸拙自然的柴燒效果,率先將花藝與陶藝結合,展現花與陶相融的美學。這種風格,也是「柴燒陶花器」的濫觴,也為各界喜愛陶器者所珍藏。 柴燒陶的美璞與自然 柴燒陶質素之美與感動,緣於柴燒火痕於坯體與落灰結合的自然灰釉美璞於不可預期。復以花道哲思,大氣中更見婉約!尤以本地獨特的「苗栗原生陶土」、「苗栗傳統登窯」、「苗栗民俗製陶技法」、「苗栗相思木」,加上獨具慧眼的你,「四加一」的堅持於創作中。充分展現華陶窯柴燒陶的美璞與華雍自然。 陶,尤其是柴燒陶,不僅僅是花器,更是空間美學的延伸。華陶窯成立時,正是台灣現代陶藝起步發展的年代。當時現代陶的作品,係以表現作者創作邏輯為主軸,如今已從實用器皿的機能跳脫,作品四週的空間及週邊的視覺,更是與地景相融意涵的延伸。如此”形隨環境機能而生”的大器正是華陶窯所呈現的特有。 柴燒陶的特點,在於火力直接燒撞陶作坯體;這是上朔自彩陶文化迄今,最古老、最原始的燒窯方式。火力翻滖流竄自然形成的火痕,以及相思木落灰在一千二百五十度高溫點凝结成结晶釉所呈現美璞於不可預期,即俗稱的「窯變」;每只不同,件件獨一! 窯場整體景觀,三十多年來藉由燒窯冶煉所凝聚的窯氣氛圍,由經宛如六月黄金稻浪湧現的陶缸作品之詮釋;一份隨缘、適性,相融的空間美學隱約於院庭中…。 窯場整體景觀,三十多年來藉由燒窯冶煉所凝聚的窯氣氛圍,由經宛如六月黄金稻浪湧現的陶缸作品之詮釋;一份隨缘、適性,相融的空間美學隱約於院庭中…。 紅磚黑瓦木板門的台灣史 園林除了是柴燒陶的展演場,更是展現島嶼文化相融之獨特!窯場內荷蘭人佔領時期引進的荷蘭式砌法的苑裡磚、日治時期引進的日本「文化瓦」,加上漢民族特有的木板門所構築成「紅磚、黑瓦、木板門」之庶民建築,訴說著島嶼受不同民族統治與其所帶來的文化交融;詩牌處處,是窯主景觀設計構思的緣起:「易經卦爻辭、唐宋古詩詞、古典小說、閩客諺語、台灣七字褒仔歌」;隱現於亭台、水榭、牆沿轉角樹蔭間,園林大景中展現豪放,轉折灑脫處黏貼淒美,更見婉約。 窯場地形倚火炎山系谷地呈帶狀分佈,窯主依原山谷落差,與行政院農委會所屬苗栗、桃園、花蓮等各農改場,分植保存原生種,可供人文解說之藥用及民俗植物種植於園區。加諸火炎山特有的五葉松林,園區景觀依隨四時,春開鳶尾、桐花、蝴蝶蘭;蝶舞蟬鳴於夏荷蛙聲間;楓紅黃葉飄飄秋來了;徹骨寒梅冬料峭;大自然生命的演替多彩風華更迭於多文化相融的在地生活美學間。 誰見過風?風是「感受」。個人風、家風、企業風、品牌風、民族風、國家風,都是長期教化所累積的文化内在;也是一個國家人民,所展現的生活美學素養。易經觀卦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風行地上遍及萬物;不同民族统治過後的土地,所遺留不同風格的荷蘭式砌的紅磚牆,曰本文化瓦的屋頂;土角茨;以及台灣原生種舊時用來包魚、包肉的姑婆芋葉;擦指甲的散沫花;台灣蝴蝶蘭等民俗、觀賞兼具的原生植物;復以手拉坯的陶藝教習;爬樹土雞.大鼎爌肉.群組的「割稻飯」;等,花.陶.窯.景.建築.山徑所營造的風格,日常的生活中或許渾然不覺,但穿透華陶的来回,多文化相融的美學風格,只有岛嶼的人們特有。 三十多年來,華陶窯已與六十萬人分享了「台灣在地美學、人文園林」,並為文化部核准之「地方文化館」、「藝術家駐村點」。2013年10月,華陶窯「園林導覽服務」獲得文化部文創精品獎之創新服務大獎。2015年7月,取得行政院環保署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這是苗栗縣首座以「文化保存」類別通過認證的場域,也是政府對華陶窯的肯定。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 2017年/第17期(3月號) 訂閱專線:(02)23568998 傳 真:(02)23568919 Email:twmingb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