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全應說明「內閣人事」與蔡英文「競選承諾」關連

林全應說明「內閣人事」與蔡英文「競選承諾」關連

準行政院長林全發布了兩波新內閣人事名單,各種評論都有,甚至有藍營立委私下表示他們已蒐集了爆料的東西,準備在名單都到齊時,一一質疑。林全準院長已感受到未來到立法院很難免炮火連天,在記者會上表示,他的用人「不分藍綠」。這恐怕不是重點,未來的內閣人事不論是用藍或用綠,必需是能夠達成蔡英文準總統的選舉承諾的佈局,才是好內閣。 兩波內閣的發佈,只有輕鬆人名介紹,而沒有就蔡英文的政見進行用人說明,比如說,在政見上曾經有過白紙黑字的,而且有蔡英文親筆簽名的政策說些什麼,某一位閣員的挑選是根據過去做過什麼,林準院長認為,可以佐証,合乎蔡英文的競選承諾,所以拔舉。這是「責任政治」的起跑點,不能省略。 現在已公告的內閣人事,不知是否每一位都熟悉蔡英文在過去一年發表過的政見與承諾,蔡英文在贏得台灣大選之前,曾多次表示,民進黨執政後,將把推動台灣產業的升級轉型、加入TPP(泛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簽訂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當作工作重點。她說過「而為了找回台灣失去的經濟動能,我們也提出了綠能科技、亞洲矽谷、生醫生技、智慧機械、國防產業的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不只如此,蔡英文在選舉期間,還提出多項的政策,包括智慧城市、能源電力、非核家園、在地經濟、司法改革、原住民、客家、觀光、體育、農業、外交、醫療、身心障礙福利與文化政策。每一項都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內容。 如何能夠落實兌現,答案應就是用人。現在這份名單已出來大半,如何將這些人與每一項競選時的承諾相互做「有邏輯的連結」,這應是林全向國人介紹他的內閣團隊時的義務,現在還來得及,在下一波名單公佈時,可以總體介紹所有的用人與蔡英文承諾政見之間,到底是何關連。 新一波的人事最關鍵應是經濟部長,未來經濟部升格為經濟及能源部,已不是過去的「純經濟學」發展的格局,事實上,蔡英文的政見已相當程度體現了,未來的經濟發展,進步與阻礙都來自「非經濟學因素」而真正台灣需要發展的是「非貿易財」。這是一個全新挑戰。單單用人就可以看出蔡英文的經濟政策是否能夠實現。 蔡英文的政見是要說到做到的。而能不能做到,關鍵時間只有一年,因為新的經濟格局,還要有很多方面的修法立法與行政重組,而且還要有具體可行的政策,大白話來說,就是新內閣如何拿出來政策,讓民間資本及國際資本願意「投資台灣」。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經濟部長的名字一出來,就決定大半。而教育部長及文化部長是否理解這一連串的投資台灣,建設台灣的目標,要如何共同配套?這是非常困難的一關,首任行政院長責任重大。 這一切都有客觀指標可以評量,現有的數字如何,大家心知肚明,未來可以達到什麼水準,也有客觀而無情的數字會出現。馬英九當年如何氣勢如虹,而今如何殘破衰敗。柯文哲一年多前如何的不可一世,如今有如喪家之犬。他們的教訓都是,無心無力更無法兌現競選承諾,而核心問題都是「用人不當,自以為是」。主要毛病是,選戰瞎說一套,執政惡搞一套。他們應都很後悔,可是一切都來不及了,搞到眾叛親離,一呼眾將官,已無可用之人,而且還臭名滿台灣。 無信不立,千古名言。如果連競選承諾都無法實現,所用的人與政見無法「自然連結」,就是失敗的開始。林全的危機在此,轉機也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