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看不見台灣

看見台灣,看不見台灣

最近兩件大事影響台灣甚鉅,一是國內,另一是國際。第一件是《齊柏林導演在拍《看見台灣》續集時不幸墜機身亡,同機的駕駛張志光和年輕助理陳冠齊一起殉職。消息一出,不分藍綠,全台哀悼。《看見台灣》續集主要聚焦在海洋汙染,台灣是個海島國家,被海洋環繞,數十年來,統治台灣的中國國民黨還殘餘在中國的陸地大國思維,不知善用及保護海洋資源。第一集《看見台灣》讓國人看見了台灣本島的美麗與哀愁,多少年來,以經濟發展之名,肆意開發濫墾,罔顧環境保育,斷崖殘壁、滿目瘡痍的美麗島早已不復往昔美麗。 齊柏林過世後,一些不為人知、賺人熱淚的事蹟才慢慢浮出,原來他在《看見台灣》賺的些許金錢並沒有拿去還房貸,而是買了辦公室,然後拿辦公室去抵押借錢,買價值2000萬台幣的陀螺儀攝影機,只為了要拍出品質更好的《看見台灣》續集。 美中實力消長? 另一則大事是巴拿馬終於和中國建交,台灣(其實是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又少了一個。這起事件除了牽動已經敏感的台灣海峽兩岸關係,更牽扯到國際勢力的消長。畢竟巴拿馬是美國的後院,巴拿馬運河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非常重要的航道,被選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美中勢力真的有消長嗎?中國敢像以前的蘇聯準備在古巴設立飛彈基地般地在巴拿馬建立反美的軍事基地嗎?巴拿馬有這個膽敢拉老虎尾巴嗎? 而台灣內部也一如過去,有很多不同的聲音。藍營一成不變的站在加害者中國的立場來譴責被害者台灣,都是蔡英文不肯承認「九二共識」惹的禍,無視中華民國形同僵屍、存活繫於中國一念之間的事實。綠營也分鷹派和鴿派,鷹派主張直接通過公投法,正名制憲,用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鴿派主張向中國求和,因為中國已經崛起,美中實力消長,識時務者為俊傑,親中比較安全。中國面對台灣日漸強大的本土意識,也不知如何是好,要搶光中華民國所有的邦交不難,只是後果是更高漲的台獨聲浪。 沒有美國的諒解和首肯,蔡英文會堅持沒有所謂的「九二共識」嗎?前美國官員也曾公開說沒有「九二共識」,台灣大部分民眾也同意沒有所謂的「九二共識」,否則中國國民黨不會在兩次大選慘敗。中國國民黨在新主席吳敦義的領導下,會不會改名為台灣國民黨?還要繼續死抱著連美國都否認的「九二共識」? 如果中國改變現狀? 對美國而言,維持現狀是最好的選項;但是對新興大國如中國者,改變、打破現狀才是最理想的。蔡英文在總統大選的競選口號「維持現狀」某個程度是講給美國聽的,只是表明台灣無意改變現狀,不會製造麻煩,但是如果中國改變現狀呢? 在台灣,兩岸關係要放在國際關係下評估,才不會以偏概全,錯估形勢。中國現在和巴拿馬建交,某個程度也是中國國內鬥爭白熱化造成。幾年前曝光的巴拿馬文件,裡面不乏中國高官與其親信,包括習近平,誰掌握巴拿馬文件,誰就可以在鬥爭佔上風。前一陣子中國商人郭文貴事件,加上最近安邦保險負責人吳小暉被逮捕羈押,可見白熱化的程度。吳是鄧小平外孫女婿,鄧小平當年被打為走資派,現在習近平要故技重施。問題是安邦在中國金融體系舉足輕重,是許多金融機構流動性來源,處理不好,可能引起中國的金融風暴。 中國經濟面臨的內憂外患還包括因為政府補助特定產業如綠能、機器人等和過度保護國內市場,造成國際上不公平競爭,去年年底被美國、歐盟、和日本認定為「非市場經濟」,意味中國未來很多出口會被課以關稅,嚴重影響中國經濟成長。 在台灣,有人拚命要讓國人看見台灣,也有人拚命要讓人看不見台灣,在國際上故意不用台灣而用中華台北或是台北辦事處。早期外來殖民政權心態可以理解,現在總統直選、國會全面改選,理應充分反映民意,用台灣的名義參加國際組織,駐外辦事處也應該一律正名為台灣辦事處,讓國際看見台灣。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