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聲討跳樑小丑柯文哲

​【專論】聲討跳樑小丑柯文哲

以「兩岸一家親」向支那帝國奴顏卑膝的中華台北市長柯文哲屢屢以高雄市的財政問題說嘴,欲以陳菊的「失政」凸顯自己,令人側目。 誠如高雄市府7月份的回應評論所述,柯的指陳與其本身或陳菊能力如何無關。反而,現行體制的束縛造成高雄或台灣其他區域遭受不平待遇,即蔣家偽中華民國集團殖民重北輕南才是主因! 自荷蘭時代起,台南即是台灣政經中心,鄭氏東寧和清國殖民時亦同。清末,台灣開港南台仍屬重鎮;因為,此係輸出大宗的糖、米之主產地打狗港最著)。1869年,茶業開始輸出台灣產業與人口方明顯北移。雖然,清末台灣建省及日治時俱定台北為首府;但是,台北與台灣各地之差距並不明顯。例如,1944年台北市預算10,493(千元,下同)(人口40萬)、高雄市5,107(人口20萬)、基隆市3,740(人口11萬)、台南市3,369(人口16萬)、台中市2,756(人口11萬)、新竹市2,634(人口10萬)、嘉義市2,158(人口11萬)。惟,若以州廳言則是台南州18,074(千元,下同)(人口最多)、高雄州17,335(南進基地)、台北州15,020、台中州10,633(人口第二)和新竹州8996。 2017年的預算則係台北市1,658億(270萬人)、高雄市1,289億(278萬人)、台中市1,267億(278萬人)、台南市798億(188萬人)、基隆市200億(37萬人) 、新竹市198億(43萬人)、嘉義市126億(27萬人)。1944年,各市人均預算相當,除基隆外差距約在3成,台北亦非最高,蔣家時期卻獨厚台北。2017年,除台北外其他各市差距不大,台北(人均6.14萬)卻比台南(人均4.24萬)高約4成5。對比下嘉義縣民更不堪,52萬人僅132億,人均2.51萬。長期制度不公才是柯發言的基礎,這還不算歷年台北捷運、花博、世大運、侵吞勞健保等以及中央機關都在台北的反射利益。 同時,就區域發展言,在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設五州二廳時,正值台灣經濟起飛。現在,很多鄉鎮的「老街」即當時推行「市街改正」進步之明證。然而,即使台北(市、州)最多日人居住,卻無獨厚情形。 須知,台灣在1937年工業產值超越農業者,即工業化。惟,當時各地均衡發展。戰後,源於蔣家燒、殺、擄、掠,台灣經濟先倒退至清國時,至1963年工業產值才又高過農業。然而,此係日人的優質基礎建設、美援加上台民勤奮之故。若靠蔣家,台灣或將比海南島落後。 此外,蔣家政策無論是「農業扶植工業」或延續日人以高雄為工業中心或山林砍伐等,大抵是將台灣的資源掠奪至台北,再轉化成殖民者的私產或移民的資本。如此,除造成殖民中心的台北一支獨秀,更徒留各地以災難。例如,高雄的重汙染,尤其是水泥、石化、造紙、電鍍等產業之害。須知,工業未必汙染,汙染多源於蔣家體制對台灣的輕賤。甚且,例如中油污染在高雄,繳稅卻在台北。至於伐木,尤其扁柏與紅檜的悲歌,徒留各地以土石流、水患(例如兩次的八七水災)。災難不僅使人貧窮,並加速人口外移。農業資本的掠奪則加速農村破敗。 再者,蔣家殖民體制除仿效支那的四級政府,更因中央集權窒死地方,稅收不足的市縣只得向中央乞憐。又,中央組織肥大、冗員過多,更致官僚因循苟且、推諉賽責,在在阻礙台灣進步。 至於柯的政績,有北市議員指出2015年北市財產、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大減115億,今年將再減80億;南港機廠、城博、大巨蛋等BOT案的政策變更除賠償外,更致企業界疑慮使民間投資下降,2015年金額比2014年大減96.66%。同時,市議會舊址地上權案流標5次,14個重大開發案僅3件公告;海外招商由2014年的41億美元減至2015年的25億、今年前二季亦僅13億。柯自詡的還債能力則係以歲計賸餘、權利金、罰款等充之。 柯文哲不知檢討蔣家偽中華民國體制殖民之惡,卻小丑跳樑的沾沾自喜,誠令人不齒! 茲將上列數據簡單整理如下: 專論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