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包淳亮】「新冷戰」可能胎死腹中

China amd USA flag with grey background studio shot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

許多人說美中關係「正向著」新冷戰邁進,或者說兩國「已經形成」了新冷戰。我不敢貿然跟從這種論述,而且,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現在與當時也不具可比性。

人們說現在美中關係趨向於冷戰,主要是美國的戰略報告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對中國打貿易戰、科技戰,然後國務卿全世界到處要各國選邊站隊。不過美國的貿易戰(或官方所謂的「貿易摩擦」)對象不僅中國,科技戰也曾對包括法國日本等盟國打過,甚至台灣廠商也曾是受害者;國務卿全世界到處宣傳華為的危險,但也沒有說美中關係是「冷戰」的關係。最像是冷戰宣言的恐怕是副總統彭斯去年秋天的一場演講,最近國務院一位官員說美中像是「文明」與種族的角力。但是,不能因為這些表演,就說美中要冷戰了。

從歷史來看,美蘇關係能演變為堪稱兩個「世界體系」之間對抗的「冷戰」,一個重要前提是兩次世界大戰對廣大世界的摧殘。至於進入冷戰之後,美蘇之間固然沒有直接軍事對抗,但對美蘇兩國都仍是不愉快的經驗。在冷戰高峰的1960年代,軍事支出曾佔美國GDP的7%到9%;冷戰結束後,在克林頓任內降低到3%,小布希去打「反恐戰爭」,就又升到接近5%,到歐巴馬再降回3%。用現在的GDP計算,每1%就是接近2000億美元的龐大數字。

如果美國真要與中國進行冷戰,考慮到中國經濟規模已是美國六成以上,美國是不是又要把軍事支出拉高到GDP的8%?如果不將軍事支出拉高到這種程度,面對一個、按照美國前總統卡特引述川普總統私底下的承認的、已經在很多層面上趕超美國了的中國(the Chinese were getting way ahead of the United States),「冷戰」中的美國如何自處?如果發動一場冷戰的結果,無法壓制中國、又無法拖垮中國,要這樣的冷戰何用?

與中國的對抗性的關係,可能會造成政府開支的重大變化,這個問題不僅是美國要面對,韓國、台灣等也都要面對。例如1950到1970年代,台灣的軍事支出一直佔政府開支的五成以上,有十幾年甚至高達七成以上。過去幾年逐年下降,現在已經只佔政府支出的16%。美中若發展成新冷戰,台灣作為美國的馬前卒,要不要把軍事支出增加一倍?台灣的財政已經是千瘡百孔,受得了這一類的支出調整嗎?

如果不考慮軍事對立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就聲言「冷戰」,其實有些人云亦云。所以稍微明智一點的評論者,就會用「科技冷戰」等詞彙,來表達他們對冷戰陰影的不安,並以此迴避「冷戰」的軍事意涵。但是「科技冷戰」絕不等同於冷戰。何況細究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圍堵,其實從來沒有結束過;但是我們不會因此就說美國一直對中國進行冷戰;因為冷戰的背景是美蘇爭霸,以及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對決。現在中國與美國有「爭」,但中國沒有去「爭霸」,兩國意識型態「不同」,但也沒有「對決」。代理人戰爭還沒開打,也還看不到哪裡會出現兩國的代理人戰爭。現在就一直嘮叨「新冷戰」,幾乎可說是思維的懈怠。

哈佛大學的歷史學家,對於美中關係還提出其他的譬喻,至少《注定一戰》就提出了16個可以參考的歷史個案。也曾在哈佛的佛格森,五月底在《泰晤士報》提出美中關係的走向,更可能接近的是「30年戰爭」中文)。他說,面對美中角力,「我們的目的地是1648年,而不是1989年——一個網絡的威斯特伐利亞。如果我們有機會在3年內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是在30年內,我們就應該這樣做。」他對「網路」的強調,在美國為攻擊俄國電力網路進行的大量準備,被《紐約時報》曝光之後,更顯其重要。

佛格森還指出:「威斯特伐利亞協議所做的,是在有限和有條件的權利的基礎上,在皇帝和德國諸侯之間、以及敵對的宗教團體之間,建立權力分享安排。和平作為一個整體,是以相互保證為基礎的,而不是以之前作為規範的第三方保證為基礎。冷戰結束時,一方妥協了。這在我們這個時代是不會發生的。民主國家和威權國家可以鬥爭3年或30年,雙方都不會贏得決定性的勝利。遲早會有妥協——尤其是一種自我約束的承諾,即不充分利用現代技術來挖空彼此的主權。」他的關鍵字是「妥協」、「自我約束」,沒有想當然爾的贏家。

如果兩國關係搞砸了,可能很多人的退休金都一起泡湯。但是,現在還來得及轉彎。現在還不是冷戰。美國人也不是呆瓜,正進一步瞭解當前的中國尋求可能的交集在台灣議題上,川普也似乎並無意圖走到魚死網破的程度,他還用髒字大罵衝太快的官員。

最近兩國元首即將在日本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大阪高峰會」會面的消息,與美國國內輿論對兩國關係和緩的風向,都讓人對中美關係的「軟著陸」有所期待。「新冷戰」還沒開始,但或許其胎動將會走向結束。人們將會尋求用新的名詞來描述兩大國共同領導的世界,而逐漸拋棄「新冷戰」這樣的八股名詞。

美國前總統卡特說的好:超級大國要比的不是軍事,而是誰能為生活帶來更多的好處(who is a champion of the finer things in life)。不管是聲言美國第一,或中國復興,如果不從人們的需求的角度出發,都與絕大多數人的意願背道而馳。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國安修法背後的司馬昭之心

醫師的白袍,是權威還是傷害?

台式手搖飲為何在日本爆紅?行為經濟學帶你拆解「手搖熱」成因

高檔餐廳客滿、豪宅每坪破百萬照賣,景氣真的有反彈?

美國急診「夾魚刺」:8小時半的就診時間與天價帳單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