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包淳亮】伊朗危機不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American and Chinese flags on crumpled paper, diplomatic crisi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

現在中美兩大國已經形成了冷戰嗎?兩大國距離熱戰已經不遠了嗎?兩個問題,纏繞在許多憂國憂民者的心頭。對於雙方政治菁英,這是一種壓力測試,但任何一方願意改變自己的習慣性思維,或不屈就的自我期許,都有可能改變歷史的路徑。

兩個問題,似乎都對中國壓力更大,並有更多華人學者為此憂心。而在美國,似乎還「馬照跑、舞照跳」,太平日子一天一天過。只有在《國家利益》之類國際政治的刊物,才會有人談論與中國的冷戰或熱戰。但是與許多兩岸學者的緊張擔憂不同,我看到的美國輿論,並不覺得兩大國「已經」進入了「新冷戰」,也看不到「熱戰」的立即危險。

美國的全球軍事存在依舊。然而,雖然美國海軍正為大國海上衝突而準備,但新聞焦點不是只有與中國的「貿易戰」,而且還轉向到川普政府正進行的對伊朗的軍事施壓。美國正準備在波斯灣集結十二萬大軍,不無可能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

許多退役將領反對美國攻擊伊朗。有學者認為伊朗會叫不會咬,因此戰爭不會發生,另有學者認為,倘若戰爭爆發,贏家是中國,甚至這場戰爭可能成為「中國世紀」開始的起點,希望以此勸阻川普政府的一意孤行。不過由於極端鷹派的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的不光彩記錄,目前波斯灣的局勢,讓人聯想到1964年的東京灣事件(北部灣事件)。那年8月北越和美國發生海上衝突,導致美國國會通過針對北越的「東京灣決議案」,為詹森總統下令全面介入越南戰爭開了綠燈。十年越戰的後果,是越南人南北合計近三百萬人死亡,美軍5.8萬人死亡,寡婦、孤兒、殘疾另計。

對於在美國聲勢不小的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遊說勢力來說,把伊朗「炸回石器時代」其實不算什麼。他們更擔心的是美國已在敘利亞輸了一城,伊拉克也更親近伊朗,由此形成的以伊朗為核心的「什葉派」板塊,已對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構成了威脅。而俄國與中國雖然支持伊朗,但兩大國其實樂見美國將軍事力量投注在中東,而非自己的家門口;中俄所求,不過是伊朗政權不要垮。中俄也不會樂見伊朗的擴張,何況他們與其他「中東土豪」也有很複雜的利益關係。

伊朗過去三年對俄國、中國的態度,其實也讓兩大國對伊朗有些不滿。「伊朗核協議」簽署後,伊朗立刻轉向歐洲,不把過去中、俄的支持當一回事,讓兩國頗為心寒。「不作死,不會死」被用來形容伊朗的外交政策,因為伊朗就像從前利比亞的格達費一樣,不懂得惜福感恩。類似的國家還有土耳其,都是「公主的脾氣、丫環的命」。過去幾年土耳其謀求中東強權地位,得罪了美國;最近土耳其的向俄國軍事採購的動作,更讓美國非常不滿。

美國若真對伊朗硬幹,中東政治經濟的格局還要大洗牌一次;不僅是伊朗,包括敘利亞、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等,都可能受到牽連。此外,「一帶一路」或許會受到衝擊。但是在這種「渾水」中,很難說最終會是誰受益。

無論如何,由於在中國周邊地區已經難有勝算,美國鷹派若要生事,不如選擇在波斯灣週邊地區。在那兒,美國不僅情感糾葛更深,同盟網路更綿密,相關的利益更多,軍事勝算更高,伊朗這個「敵人」的形象也更鮮明。但是美國攻擊伊朗,算不上第三次世界大戰;伊朗不是中美俄三大國的核心利益,中、俄可以與美國協調,未必會深度介入,衝突可控。只不過美國國債日多,真要打,還得衡量一下自己的財政狀況。但若美國連伊朗都不敢打,就更別說和中國打了。而就算美國打了,也未必就會讓三大國都被捲進去。

如果認為中美將走向「新冷戰」,那麼我們應該要看到能夠標誌這種「新冷戰」誕生的重大地緣政治事件,例如國民政府在中國內戰的失敗,北約組織的成立,或朝鮮半島的烽火。但就算「美伊戰爭」在波斯灣爆發,也未必構成這樣的「標誌性」事件。

人們應該要注意到,並不是「X先生」的「鐵幕」電報一來,冷戰就開始了;無論「冷戰」或熱戰,都不是「請客吃飯」而已,而是牽涉到大量的資源重分配。「貿易戰」是一種重分配,華為也是;但美中關係的扭帶迄今依舊強韌,美國軍力相對收縮的態勢也並未改變。美中關係確實多了些火藥味,但這或許更多的顯示出我們對「美國統治下的和平」的懷念。這種對美國獨強過去的「戀舊」情緒,驅使美國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政策,但是我們不用把一些人們「情感創傷」當成戰爭的集結號。不必。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民進黨總統初選──規則的制定要共同承擔
莫用租屋新制來轉移居住正義政策跳票
郭台銘想沽名學川普 卻文勝於質
不再遮掩與迫不及待的李進勇
「聞聲救苦」尚不足以選上總統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