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曾志超】台商應重新檢視全球化布局

WUHAN, Feb. 14, 2020  -- Medical workers receive a patient at Jiangxia temporary hospital in Wuhan, capital city of central China's Hubei Province, Feb. 14, 2020. Jiangxia temporary hospital, a 400-bed hospital converted from an outdoor sports center, started to receive COVID-19 patients with mild symptoms on Friday. The hospital is the first temporary hospital that mainly adop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o treat the patients.(photo by Cheng Min/Xinhua via 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新型冠狀病毒快速蔓延,中國大陸首當其衝,為了圍堵疫情擴散,各大城市紛紛採取封城以及延後開工等舉措,讓以大陸為生產基地的台商進退不得,開始省思如何重新調整全球化布局,以降低類似的風險。

病毒事件台商身受其害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即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的縮寫),至2月12日已經有4萬5千多人確診,死亡人數也超過1千1百人之譜,遠遠超過2003年SARS的疫情,多數災情集中於中國大陸。

該病毒目前造成的死亡率約在2.5%,遠低於SARS的一成,但是傳染力驚人,中央研究院院士、冠狀病毒之父賴明詔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指出,其為冠狀病毒史上感染力最強的病毒。在潛伏期就可以傳染給他人,許多感染者也沒有發燒、咳嗽或流鼻水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徒增篩檢的難度。

去年11月武漢首度發現類似SARS的病毒,惟該地衛生單位卻未即時採取必要措施,導致疫情失控,不得不於1月23日採取封城的激烈手段,然而其他城市仍持續惡化,封城或「封閉式管理」的城市愈來愈多,連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全部失守,足見問題的嚴重性。

封城之後,各種經濟活動被迫停止,農曆年原為電影、餐飲、住宿與旅遊等行業的旺季,因病毒疫情嘎然而止,原本預計元月30日要開工的工廠,也一再延遲復工的時間。好消息是2月10日已有部分工廠已經獲准開始營運,不過實際運作產能大約僅不到一半,多數外省工人仍在嚴格管制之列,返回工廠之日遙遙無期。以鴻海為例,引述媒體報導,鄭州廠已獲准復工,但目前僅10%的工廠員工回到廠區。

台資工廠復工之途困難重重,損失也一再擴大。根據大陸勞動主管機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於1月24日頒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明文:「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

即使能順利復工,仍有不少考驗。例如:外地工人回廠後,是否需要隔離一段期間,始能進入生產行列?廠區口罩需要大量的需要大量的口罩,大陸甚至全球都鬧口罩荒,不是每家工廠都能如鴻海能自行生產口罩自給自足,應如何解決口罩需求問題?上下游的供應鏈供貨也出現問題,準時出貨幾乎難以達成,違約機率大增。此外,金流也是大問題,目前已傳出部分企業倒閉,許多應收帳款恐成為呆帳,槓桿過高或是體質不佳的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

重新思考全球布局

從本次病毒經驗,台商應開始研究全球布局,本文以為,可朝向以下三個方向思考。

首先,企業應分散供應鏈:大陸為世界工廠,多數的國家都以其為生產基地,大陸一出問題,許多產業的全球供應鏈就可能出現斷鏈的衝擊。南韓最大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就因位於湖北等地的工廠停工,導致相關汽車零件短缺,造成MIC製零部件供應中斷,位於南韓蔚山的5家工廠2月7日起全線停產。易言之,不僅是設於大陸的工廠受到影響,連仰賴大陸產業鏈的他國工廠都會受到波及。

中國大陸向來以低廉的生產要素顯揚於世,然而近年來工資大增、社保費用激增、環保意識高張、土地成本不再低價、稅費成本高不可攀、台商借貸不易等,使得大陸生產成本優勢大減,不過因其優異的勞動力與完整的供應鏈,不少企業仍選擇留在該地。美中貿易戰發動後,關稅提高使得出口成本暴增,已經引發一波企業出走。如今又爆發2019新型冠狀病毒問題,將加速企業轉移至其他國家,以降低供應鏈風險。

可以想見,類似的風險不僅會發生在中國大陸,也會發生在其他國家,且有流行病學家警告,疫情或將能有效控制,但未必會如SARS至夏天後從此就杳無蹤影,極有可能在冬天又捲土重來。國際企業為因應此問題,未來可能會要求供應商或代工業者在不同的國家建立第二或第三供應鏈。台商應針對此一趨勢,及早進行多國布局。

其次,加速自動化降低對人力的依賴,也是台商應考量的方向。台商有不少代工型企業,工廠仰賴大量的勞工進行加工與組裝,被迫只能選擇勞動力成本較低與勞工充沛的地區生產。光是鴻海在全大陸的工廠,就聘用百萬的員工,很難在其他國家找到替代的生產據點。

中國大陸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與勞力成本高不可攀下,聘用大量的員工就成了企業龐大的負擔。即使台灣的聘僱成本已經與大陸各地逐步拉近,但是在台灣無法供應大量的勞工,台商只好打消回台的念頭。

然在工業化4.0的發展下,無人工廠興起,利用機器人取代人力進行繁複的生產流程,還可24小時的不間斷生產,並可運用AI與大數據進行糾錯、優化生產效率。不但可降低生產成本,更可減輕對人力的依賴。更重要的是,無人工廠生產據點的選項很多,無須局限於大陸、東南亞或印度等勞力密集的地區。其技術密集的特性,可讓無人工廠快速轉移至其他地區,亦是各國歡迎的新興投資,為投資獎勵優先的對象。職是之故,建議台商應將大量研發能量朝自動化邁進。

最後,提高防災意識:天災、人禍、流行病爆發已經成為常態現象。以天災為例,在氣候變遷下,大雨、海嘯、乾旱、(自然界的)火災、地震甚至是蟲災發生的機率大增,且侵害程度也不斷擴大,都可能影響經濟發展與台商的生產活動,故企業選定生產據點時,就需要提早考量各項風險,並提早提出因應對策,以規避風險,萬一災難真的來襲,就可提早因應,將傷害降至最低。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疫情疫苗為何沒人想做?國際藥廠不追「流行病」商機的3個真相
因為冠狀病毒,讓我看見赤裸的種族歧視
為何身處民主國家,許多馬來西亞華人卻超級「親中挺共」?
「恐慌紅利」花不完!
疫情還沒過去,困難才要開始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