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葉耀元、吳冠昇】恐嚇不是維持國際關係的最好手段

national flags of various countries flying in the wind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本文共同作者為

葉耀元/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吳冠昇/美國普渡大學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東北亞的隱士,或簡稱問題製造者-北韓,於兩週前再次進行飛彈試射。不難預料,其行為造成了周邊國家的一陣緊張。而位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正值感恩節假期,所以不僅主流媒體沒有對此加以報導,川普政府對這次的試射,也可以說是毫無反應。面對川普政府的冷處理,北韓領導人撂下狠話,如果美國不盡快回到談判桌上,就要送給美國一個難忘的聖誕節禮物。

目前看來,北韓有可能選擇的方式有以下兩種::其一、發射衛星酬載(Payload)系統到太空中,來證明北韓具有發射洲際彈道飛彈(ICBM)的能力;其二、進行另一個更大型的核子武器試爆或者是前所未見的跨洲導彈試射,來展現自己的軍事實力。

北韓的言論聽起來的確很恐怖,而且這已經是川普和金正恩在2018年首度會晤後的第十次武器測試。既然北韓的威脅如此猖狂,那為什麼川普政府在這些時間來都對北韓政府置之不理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北韓的言論/恐嚇與其真正實力的差距。在川普首次與金正恩會晤的時候,北韓當時的確展現了前所未見的飛彈能力。然而,到目前為止,北韓的軍武能力和當初第一次川金會時,其實相距不遠。是此,許多觀察家對於北韓是否真的有能力做到上述兩件事的其中之一,都持保留的態度。在北韓成功證明自己的實力之前,美國認為不需要太過在意北韓,這也是一個很合理的行為。川普政府自然知道,金正恩的言論越誇張,越可能就象徵著他心中的不安全感。

除了實力與言論的明顯差距之外,金正恩也可以說是高估了自己能影響國際政治的能力。北韓或許認為自己可以利用核武項目,分別在與中國和美國的談判中得到好處。但實際上的情況是,中美過去這一年忙於貿易戰的折衝,根本就無心針對北韓問題來進行談判。除此之外,和川普見過面的金正恩,也無法改變其在日本以及韓國領導人心中的地位,在過去這一年來,北韓與南韓及日本的關係也一樣疏遠。反而是美國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很有可能成功的說服日韓來增加支付美國在當地的軍事費用,共同來圍堵北韓。

從美國與北韓的關係的互動,我們可以看到,在國際社會中,言語的恐嚇並不一定是達成自身目的的最好手段。我們從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中也可以觀察到類似的情況。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動不動就恐嚇台灣,宣稱人民解放軍將以武力來收復台灣。

但是,中國和台灣雙方都知道,中國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來出兵攻打台灣。問題點在於,一旦言語上的威脅已經說出了口,在國際上是很難收回的;尤其是處在極權專制體制下的中國領導人,更不能損壞自己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形象。換言之,中國只好繼續以恐嚇的方式對待台灣,即使他們自己知道這樣做可能會造成反效果,讓台灣人民對中國的反感越來越重。這也就是說,兩岸關係至今會越來越疏遠,中國可以說是要負最大的責任。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諾亞方舟上的朱立倫
北北基該合併?
總統政見發表:「國名」大會!?「辯解」大會!?
辯論會將翻轉韓國瑜選情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民進黨臭的「知識藍」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