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黃奎博】中國大陸對台的「嗟來食」?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speaks at a China-France Economic Forum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on November 6, 2019. (Photo by FLORENCE LO / POOL / AFP) (Photo by FLORENCE LO/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外交系副教授

《禮記.檀弓下》記載,春秋時期齊國饑荒,黔敖在路旁供食飢民,因態度不佳而遭拒,亦即「不食嗟來之食」典故的由來。「嗟來之食」(或「嗟來食」)因此被比喻成不懷好意或具侮辱性的施捨。

在民進黨政府眼中,中共任何單方面對台灣的優惠或讓利措施都類似「嗟來食」,為了堅持「台灣主體性」,或者為了「愛台灣、護主權」,全台灣民眾都應該和民進黨站在一起,堅拒這些意圖對台不軌、促成兩岸統一的措施。

本(11)月4日中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共同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包括了給予台灣人民等同中國大陸公民與企業所受待遇的26項新做法。果然,陸委會稱這26項措施(或「26條」)本質是「名為惠台、實則利中」,附帶進行「一國兩制」的政治操作,是中共當局對台威脅逼迫以遂行「一國兩制」的兩面手法。

在「26條」中,例如符合條件的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及示範點可以申報「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與大陸企業同樣獲得大陸上的貿易救濟和保障;持居住證的台灣人與大陸居民有同等的購屋資格,台灣運動員可到大陸參加全國性和職業體育比賽,並「為台灣運動員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提供協助」。

其中最讓人關心的,或許就是台灣民眾可以到中共當局的海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陸委會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聲明,台灣地區人民不得領用大陸地區護照,「除經有關機關認有特殊考量必要外」,違反者註銷其戶籍。陸委會也正確的認識到,所謂的旅行證件不一定是護照,所以只要台灣地區人民不是領用大陸地區護照,就沒有註銷戶籍的問題。

如果前述中共當局的片面措施是具有政治圖謀的統戰作為,像是「嗟來食」一樣,大概是因為它們吸引和鼓勵台灣人民利用中國大陸的經濟、文化、體育等機制或活動,甚至要求海外使領館提供旅外台灣人必要的庇護與旅行文件。

國人本來就應該時時留意中共對台統戰,也絕不能忘記中共當局在《反分裂國家法》中明定可以透過和平或非和平手段達成國家統一。但是國人也應當思考,台海兩岸間的互利互惠才是對台灣最好的暫時安排,如果把中共當局所有的對台優惠或讓利措施都當成「嗟來食」,很容易就遮蔽了追求互利互惠的機會之窗。

照民進黨政府的邏輯,兩岸於2010年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就其早期收穫計畫而言,台灣對大陸的開放小於大陸對台灣的開放,台灣對大陸的降稅幅度也小於大陸對台灣的幅度;就台灣在關稅減讓的獲利而言,台灣平均每年獲新台幣200億元左右的關稅減讓優惠,農產、石化、機械、金屬、紡織得利不少。這樣看來,ECFA的簽訂豈不也變成中共當局對台的「嗟來食」?

國人若不要接受「嗟來食」,自己的底氣一定要足:團結自信的社會氛圍、彈性務實的外交政策、前瞻靈活的經貿方略、量小質精的國防能力。同樣重要的是,國人還要避免以下兩個情況,才能相對有效的因應與中國大陸在各領域的互動:第一個是台灣未能認清中共當局統戰的本質,失去了心防,一味的靠向中國大陸;第二個則是台灣盲目恐共,以致蹉跎了兩岸求同存異、互惠共生的機遇期。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台灣應平常心看待大陸「26條措施」
吃香喝辣三年多,民進黨好意思罵韓國瑜非庶民?
幼童吊橋上墜落身亡,誰該負責?
我們不叫做灣灣,我們叫做台灣
美國真的要遠離亞洲了嗎?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