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的功效和收費與否?

1999的功效和收費與否?

不曉得全台各縣市究竟有那些縣巿政府設有「1999」的巿政服務電話?我想至少雙北、台中、台南、高雄等五都均會有,名稱也許不一,功能則同。擧台中市為例,簡稱「一碼通」,不熟的人乍聽還聽不懂呢! 在台北巿的「1999」,俗稱大概叫巿民電話?前陣子,聽柯P新巿長說,「1999」考慮要不要以「使用者付費」的原則,計時計費?我想,柯P會這樣想,可推測台北市的1999案件量大概很大,每年花費的預算不少,所以才會有此考量。這讓我想起中華電信查號台,十多年前查號是不用錢的,市內撥104、長途撥105,不知道什麼時候(正確年份)突然開始收錢了?每通3元,轉接成功加收2元,不分長短途,可查詢兩戶;更有一種1288,我稱之為「超級查號台」,服務費5元,再來依查詢時間而定,每三分鐘1.6元,是查不知名稱但需類別查詢的,可能較少人知道。這都拜電腦發達之賜,而中華電信以往人工查號費時費力,常常塞車,利用電腦系統查號方便多了。而以往免費查號的出發點,大概是認為查號是營業的一部分(鼓勵打電話),但手機興起後,可就非中華電信獨占,且查號量大增,中華電信據說要聘用一、二百人才能夠應付需求呢。所以收費確符合「使用者付費」原則。 但1999呢?以台中市為例,收費與否,值得探討。1999一碼通市民服務電話,屬市府研考會主管,據最新的統計數字,1999電話在去年12月有6185通,今年1月增為6631通,増加率為7.2%,尚在可接受範圍,另個「市長信箱」則由去年12月的1603件,至今年1月遽増為3157件,増幅將近一倍,可能巿民對於新巿長有新的建議期許或申訴,致數量倍增,但巿長信箱和1999性質不同,暫且不論。 1999俗稱市民服務電話,24小時均有服務人員提供服務,原本是針對巿政問題為範圍,但或許一些巿民不了解,常常會被當為「萬事通」在使用。例如公用事業的電力、自來水、有線電視的問題,常常會「越界」來詢問1999,造成許多「虛工」,市府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市長林佳龍請林陵三副巿長和這些公共服務業磋商能否設單一窗口來服務,以增加效率。 現回到1999的正常功能,不外陳情、申訴、檢舉、通報.....等,據筆者和一些市民朋友的經驗:「效果很不錯」。因為它有追蹤考核制度,此為研考會「看家本領」,以往巿民遇有問題向各主管單位「反映」,很容易不了了之,因為該單位自行處理,並無建立執行管考的制度,不是怠惰而「吃案」,就是不重視而未立案,當然不必結案,市民當然也等不到結果,「石沈大海」就是通常遇到的寫照。巿民只好再去找議員「拜託」,一來一往,浪費彼此許多時間精神,或乾脆放棄。 但1999有後續管考制度,可依案號追蹤後續辦理情形,解決問題,有時候效率比向議員反映還有效。筆者所講的當然不是人事升遷等事宜,而是類似公共設施缺失的通報或建議,或違規事項的檢舉,向1999通報等於「立案」,相關單位要吃案也吃不掉,也是市政龍頭老大---巿府本部能「耳聰目明」、「廣開言論」的好途徑,知民怨或市政缺失之所在,才能為民解決紓困。 以往,由於市府所轄機關單位眾多,業務繁雜分工又細,市民有問題要找那個單位,都很難搞清楚,不要說人親自出馬,就是電話聯絡上,恐怕已去掉一層皮。不是電話轉來轉去,終轉到了正確的位置,對不起,主辦人員不在!果如此,公務行政效率要高也難。 但1999有熟悉行政分類的專業服務人員,以單一窗口式在協助處理,也有自動執行管考功能。案子會自己跑去找到正確的單位和人員,在時限內做應當處置,如需進一步了解磋商,也可由該單位公務員和市民做直接的聯繋,儘量解決問題。就如林佳龍所說:將爭議變成政績,就是研考工作關係施政成敗的所在。 筆者可證明林佳龍所說研考工作重要性所在。當年宋楚瑜當了約六年的省主席和省長,「省府團隊」的工作效率是廣為省民所稱讚的。祕訣無他,研考工作緊密落實,各廳處局會首長「使命必達」的積極作風以致之。當然,豊沛的省統籌分配稅款也發揮了助長之勢。 如上,1999有逾半是巿民充當巿政府耳目「助手」的角色,發揮公益角色,這部分,巿府給予獎勵都來不及,怎能對之收費?另外,當然也有些市民自身非關公共議題的申訴,是比較符合「使用者」角色,收費未嘗不可,但問題有時不易分清楚,要如何分門別類合理「收費」或「獎勵」? 以台中巿府而言,每年花在1999的經費只有一億多元,達成的功效難以量化,一定數倍甚至數十倍於此。明乎此,就知道現階段是沒有收不收費問題,「使用者付費」在1999是個假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