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縣市「高溫警戒」一早就熱斃! 專家曝5可能原因:狀況將更加惡化

(圖/翻攝自Facebook/林老師氣象站)
(圖/翻攝自Facebook/林老師氣象站)

[周刊王CTWANT] 一早就熱斃!中央氣象署指出,今(25日)雲林縣為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屏東縣為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另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花蓮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對此,氣象專家林得恩也指出,一早就這麼熱可能有5個原因。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今稍早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指出,本週天氣仍在熱爐強勢的影響下,高溫炙熱。而且,熱的時間提早,幾乎一早的氣溫就上到攝氏30度或以上;熱的範圍也變大,全臺1/2到2/3以上縣市日最高溫都在攝氏35度或以上。

林得恩認為,從氣象學的角度來看,一早就這麼熱的可能原因:

  1. 太平洋高壓軸線西伸或壟罩:由於高壓本身是下沉氣流,它不但不利於雲系發展,且有如鍋蓋一般,穩定將熱悶住在所影響的區域範圍內。當清晨的太陽輻射到達地面,甚至還會有下沉增溫的效益。

  2. 夜間輻射冷卻不足:夜間大氣層和地面散發的熱量不足,導致地表溫度在夜間降溫相當有限。當清晨太陽輻射一出現,在熱量堆存的作用下,更快使得地面氣溫增高。

  3. 都市熱島效應加成:在城市地區,建築物、道路等人工結構吸收並儲存大量白天的熱量,夜間釋放出來,使得城市溫度較高。這就是所謂的都市熱島效應,尤其在夜晚和清晨的增溫效果顯著。

  4. 季風和風向的影響:季風和風向也會影響溫度變化。如果清晨吹來的風是來自於較溫暖的海洋或其它高溫地區(諸如:南風或西南風),則易導致早晨氣溫偏高。

  5. 氣流太過穩定:當受太平洋高壓西伸或壟罩時,環境大氣層相對穩定,空氣的對流活動減弱,近地面混合層沒有顯著作用,熱量就難以從地表散發出去,這也會使得清晨的溫度較高。

林得恩也示警,綜合以上因素,一早氣溫就很熱的現象,是一種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面對現今全球暖化日益加劇下,狀況將會更加惡化,「我們必須謹慎認真來面對,並思考有效具體的因應對策。」

本周天氣預報方面,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分析師歐宗學指出,今天太平洋高壓勢力還是稍弱一些,但環境風向稍微改變,轉為偏南至東南風,迎風面南部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依然有旺盛的熱對流雲系發展影響,預估降雨熱區會比較偏向中北部地區,要留意有局部大雷雨帶來短時強降雨的機會,在戶外空曠地區聽聞雷聲時要盡快進入室內躲避。

歐宗學提醒,跟昨天一樣,部分地區的雨勢也可能持續到夜間才逐漸停止。還沒有下雨的時候仍然要注意高溫,氣象署持續對全臺大多數地區發布高溫警示,有連續出現36度以上高溫或是達到38度極端高溫的機會,戶外長時間活動務必記得防曬及多喝水,以免遭受熱傷害。

至於週三到週四(26日至27日)方面,歐宗學表示,太平洋高壓勢力增強,依然是高溫及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但熱對流雲系發展影響的範圍有縮小趨勢,主要的降雨熱區轉移到山區附近,仍然要留意可能有局部較大雨勢影響,尤其是在山區或溪谷河床遊玩要特別注意下午時段的天氣變化。

歐宗學續稱,週五到週末(28至30日)期間,太平洋高壓勢力再度減弱,逐漸轉為西南風環境,迎風面中南部地區可能有海上對流雲系發展移入帶來零星短暫陣雨,尤其是早晚時段發生的機率會比較高。午後在臺灣本島仍然會有熱對流雷雨,各地山區及中部以北、東半部地區都有降雨機會。

由於西北太平洋地區暫時都還沒有熱帶擾動發展,大氣環境也沒有顯著變化,臺灣附近大致都是處在太平洋高壓勢力邊緣的環境中,風向以偏南風為主,有時會轉為西南或東南風,因此歐宗學指出,未來1週這種高溫及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還要持續下去。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男友月薪7萬愛「AA制」她心累 網看這細節:吃虧了
偷偷談情1/黃宏軒低調護愛 合體邱宇辰泰國吸金最高票價8千
獨家/孫鵬挽回成功...載狄鶯出門 她「下車丟兩包」恐出事

看更多相關新聞
出門多久「變頻冷氣不用關?」專家給答案 3用法更省電
史上最熱4月!均溫創紀錄 全台已逾400人因熱傷害送醫
熱傷害處理怎麼做?熱傷害症狀、預防、急救NG行為一次看
熱爆?60部機車疑鋰電池自燃燒光光
極端氣候熱到爆!「這地區」地表溫度破81℃「一踏鞋底就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