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北海岸「船難餘生記」繪本創作始末

陳慶坤著《福爾摩沙陌生文明近距離接觸》-書影
陳慶坤著《福爾摩沙陌生文明近距離接觸》-書影

〈福爾摩沙陌生文明風情紀事〉創作展,預定7月26日在中正紀念堂4展廳展出。主題敘述發生在1582年7月16日福爾摩沙北部海岸的一次「船難事件」。展覽訊息發布後,引起讀者注意,有讀者來電詢問這起船難歷史事件,探究這個奇妙的異文明接觸故事的由來?

藉由解嚴後「台灣史研究」的蓬勃發展,作者得以窺見這一少為人知的「1582年船難事件」,因此,以台灣主體意識的觀點,以繪本形式表現、彩繪古早台灣在大航海時代東西方陌生文明的接觸事件。「一畫勝千言」透過繪畫與史詩般的書寫,希望藉此展覽讓觀賞者親炙早期台灣從未被重視的歷史圖像。

以藝術創作而言,藝術創作也需要「轉型正義」。威權時代藝術教育,台灣文化隸屬於中國文化的一環,創作者藝術精神本質核心即是儒、釋、道的美學價值體系,是沒有台灣文化主體性意識這一回事的;其中以威權象徵的「國畫」,表現中國水墨畫在台灣美術創作尤為明顯。美術繪畫創作相較於電影藝術,可以說具有「台灣意識」的電影藝術,是最早肯認「文化自覺」的藝術表現形式。從《悲情城市》至到公視《斯卡羅》,再到姚文智《流麻溝15號》,足以窺視台灣文化意識覺醒的篳路藍縷。

「船難餘生記」繪本故事推演,主要根據是以李毓中主編/譯註,《台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三個檔案進行,其文獻資料分別在P216 ~258。

(013) 檔案編號:Iesvs. Cartas qve os Padres e Irmãos da Companhia de Iesus, que andão nos Reynos de Iapão escreuerão aos damesma Companhia da India, & Europa, des do anno de 1549 até o de 1580.Primerio tomo. Em Evora por Manoel de Lyra. Anno de MDXCVIII.pp. 82v-85v.
地點及時間:澳門,1582年12月13日
文件內容:1583年日本信件檔第一部,1582年12月13日倍德羅.戈梅茲(Pedro Gómez)神父自澳門寫給其他神父,有關他自中國前往日本途中遭遇船難的信件。

(014) 檔案編號:AGI, Filipinas 79, N.10.
地點及時間:澳門,1582年
文件內容:有關「阿隆索‧桑切茲(Alonso Sánchez)神父旅程的簡短報告」,描述其船隻1582年7月自澳門前往日本途中發生船難,以及在艾爾摩莎島上所發生的事。

(015) 檔案編號:RAH, Jesuitas, legajos 271,N.59/1.
地點及時間:澳門,十六世紀末
文件內容:安德列.費歐(André Feio)的戎克船在福爾摩沙島失事的報告,由葡萄牙籍的耶穌會法蘭西斯可.皮列斯(Francisco Pírez)敘述在他的備忘錄中。

此外,這次展出「繪本」《福爾摩沙陌生文明的近距離接觸》也引用下列參考資料:

1. 翁佳音,〈葡萄牙人與福爾摩沙―並論1582年的船難〉,《歷史月刊》220期,2006/5。
2. 周婉窈,〈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餘生記〉,收入於李毓中、吳佰祿、石文誠編,《艾爾摩沙: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特展圖錄》(台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06),P25–38。
3. 李毓中主編/譯註,《台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出版,2008/6。
4. 邱馨慧,〈由原住民史料再論一五八二年臺灣船難地點〉,《台灣文獻》第60卷第3期2009/9,P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