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2023:國泰毛毯的亂噴口水,澆滅了六四維園燭光(上)
引言:「我的夢和你的夢,每一個夢源自黃河;五千年無數的渴望,在河中滔滔過;哪一個夢澎湃歡樂,哪一個夢傾湧苦楚;有幾回唐漢風範,讓同胞不受折磨…」這首由香港歌壇老將羅文原唱、黃霑作詞的《中國夢》,是過往香港維園六四晚會上的必唱歌曲。恰如此歌,香港人曾經用最為真摯的同胞愛去擁抱北方的祖國和人民,展現同胞之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悼念六四。但在強國思想教育下長大的內陸中國人則不僅認為六四早已過去、無需平反,他們更不接受香港人這種悲情式的同胞關懷,覺得勿忘六四是「揭大陸瘡疤、敵視內地社會制度、看不到祖國的發展進步。」直到香港人心中的「中國夢」被種種事件徹底透支、最終放棄對祖國神州的想像後,國泰毛毯的亂噴口水,也就徹底澆滅了大中國意識下的六四燭光。
逃港的歲月 港人奉獻的不止是毛毯
國泰毛毯事件中,中國輿論覺得空姐「歧視甚至仇恨大陸同胞」。就事論事看,若空姐向乘客提供了毛毯,那麼即便是背後討論或調侃幾句,其實並非大事;除非空服員聽懂乘客意思,但卻裝不懂而拒絕提供服務,那才需要檢討和改進。但如今國泰風波愈演愈烈,中國形成了一股深入揭批國泰航空的高潮,五毛粉紅更紛紛在網路上痛批港人的西化生活方式。這種鬥爭模式,和1950、69年代土改時期的大控訴、大揭發、憶苦思甜一脈相承,大有徹底將國泰打入另冊、讓其永世不得翻身之勢。但追本溯源,正是政治運動永無止境的年代中,香港人對他們在神州祖國的同胞展現了最慷慨、最感人的愛與支持。
1949年後,從不停歇的政治運動讓本來對紅色革命理想充滿嚮往的中國人逐漸失望。階級鬥爭帶來的貧窮和人身危險,讓偷渡到香港成為當時「潤」學的上乘功法。在老廣州,非常流行「鐵人三項」的健身鍛煉方式:長跑、游泳、翻墻。一旦平時不怎麼運動的人,開始密集訓練跑步、下水翻騰、反覆爬墻,周圍人就會明白:此人準備偷渡香港了。香港和中國深圳之間,有一條深圳河,想偷渡的人要翻越中方邊防軍隊的鐵絲網和障礙,還要再最短的時間內游泳橫渡深圳河,還要快速奔跑。因為在這一過程中,任何一個動作稍微慢了一下,就可能命喪軍人的槍下。
中國政治運動越激烈,社會越折騰,人民就越悲慘,偷渡的人就越多。1960年代起,港英政府在民意壓力與公共管理的雙重壓力下,一直是在酌情處理和遣返二者間搖擺。1974年,港英正式實施「抵壘政策」(Touch Base Policy),規定偷渡人士只要成功抵達香港市區,就會獲得身分證。
逃港者為香港帶來了大量勞動力,也強化了香港社會對紅色中國不信賴、不認同的意識形態。逃港民眾和他們的下一代,其疑懼中共的心理遠較之於香港其他族群,來得更強。時過境遷,今天的中國官方在公開敘述這段歷史時,更多將逃港認知為是經濟原因,而盡力淡化逃港背後的政治因素,官方將逃港者描繪為淘金者,以掩飾在那個年代統治的失敗。後來,與之類似,當大量的北韓難民偷渡進入中國時,中國官方也是將他們認定為基於經濟因素的非法入境者而加以遣返,而迴避了北韓政權的不公義統治。紅色意識形態中,絕不會認同自身的執政是失敗的,如果本國人民出逃,那一定是資產階級的享樂思想驅使,加上階級敵人的誘惑。
但在一定非公開環境中,中共智囊卻非常清楚大逃港對香港社會的深遠影響。中國軍方將領徐焰曾說:「香港的社會基礎是全中國最差的,三分之一是1949前後被共產黨掃地出門的;三分之一是1960年代逃荒的,所以香港年輕人壞,主要是因為家長壞。」徐焰的這些言論,依舊迴避了大逃港的政治脈絡,但卻曝露出北京強硬派對這些港人的深刻敵視,更說明北京雖然在經濟上展開了改革開放,但在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內心深處,卻沒有絲毫向逃港者表達歉意的動機,更不覺得當年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執政路線是對不起逃離故土的人民。
在大逃港中,普通香港人如何做呢?他們聚集在遣返偷渡者的道路上,向遣返車輛不斷投遞、拋擲食物、飲水、衣物甚至金錢,希望這些即將被送回紅色大地的人們獲得最後一絲幫助。這些珍貴的影像鏡頭被保存至今,成為了中港關係史中非常獨特而催淚的一頁。這當中,有港人對紅色政權的控訴,有樸素的人道關懷,也有一種複雜而充滿跌宕起伏思緒的同胞愛。
這種以同情為基礎的同胞愛當時有多強烈,紅色政權就有多尷尬。但更大的諷刺是,不論是中國官方,還是在2000年之後在強國敘事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人,對1979年改革開放前的這段悲愴歷史,不論是文革、大躍進、大饑荒、反右派,還是難民逃港,大家多採取迴避、輕描淡寫的態度。一句「我們當時走了彎路」,就一筆勾銷了億萬生靈的血和淚。
中國內陸一直流行一種看法:認為香港是一個不談政治的商業社會,香港人和中原民眾的矛盾,根源是懷念殖民的港人,看到昔日貧窮的北方同胞闊綽之後,優越感不再,心中不適應。這種觀念正是長期以來,中國官方將大逃港這段中港互動史設定為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去政治化、去脈絡化的結果。對香港社會而言,當年極端的政治壓迫導致了內陸省份人民的貧窮和出逃,因此自由和寬容的生活方式無比可貴;但對中國內陸民眾而言,那是一個充滿理想卻物質貧窮的年代,逃跑的人不是政治壓迫的受難者,而是為了追逐金錢,因此中國富起來之後,那一頁已經翻過去了,香港人應該看得起內陸同胞。雙方如此巨大的認知差異,導致了1997之後更加巨大的隔閡。有趣的是,中國官方和部分民眾一直認為香港人不注重中國歷史的學習,但在大逃港這個深刻影響了香港社會的問題上,恰恰是港人牢記了這段歷史,另一邊卻在有意無意忽視這段過往。
六四槍聲終結學子民主中華夢
2019反送中一役,香港的大學生被中國媒體描繪為激進、暴力、不懂中國歷史、沒有家國情懷、敵視祖國、受西方利用的可惡、可悲的棋子。但實情卻是相反,在香港史中,香港的青年學生在二戰之後,一直都是民族愛國運動的先驅。
「……同學們,在這面鮮明而正義的旗幟下,我們不用再猶豫了,我們要認識這一事件;我們要宣傳這事件:向我們的親人、朋友、鄰居、向每一位同胞、向每一位願以平等地位對待中國人的外國朋友訴說這一事件;我們要主動地參予適當的行動。」——這是1971年4月17日香港《中大學生報號外》上的一段文字。美國將釣魚台島移交日本,觸發了香港大學生的怒火,他們認為身為中國人,有責任去宣傳、參與對國家主權的捍衛。於是乎,在那個年代,保釣運動成為香港學生運動中非常重要和靚眼的一道風景線。
對比2019年的動蕩,1971年的中大學生所展現的愛國思想,至今想來也是非常欷歔。1980年代,當英國與中國開始就香港前途進行談判時,香港社會反對英國移交香港的聲音不小,恰恰是青年學生站在了支持回歸的最前列,與支持殖民統治的輿論進行鬥爭。當然,1980年代初的香港青年學生並沒有犯左的幼稚病,他們很清楚中國在1949後被政治運動折騰得七零八落,因此港青們支持回歸,同時也要求民主,形成「民主回歸」的論述。不僅是學生,連後來的泛民主派也以「民主回歸派」自居。2014年雨傘運動後,香港新生代反思民主運動,有一種看法認為恰恰是「民主回歸論」毀掉了香港前途,因此對老泛民大加批判。但回到1970年代、80年代的時空中,港人的中國認同除了源自血統民族主義之外,另一個不能忽略的因素是北京正開始改革開放,當時的香港人對中國前途有一種期待和寄望。
當年在北京的香港學生加入遊行示威的行列。(1989.5.28/六四檔案)
在香港前途討論期間,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兩校的學生會致信中國總理趙紫陽,希望北京能夠傾聽港人對民主的訴求、照顧港人利益。趙紫陽不但親自回信,而且在信中高度評價港大、中大學生支持香港回歸中國的愛國立場。關於民主政治部分,在回覆港大學生會的信中,趙紫陽以總理之尊表示:「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是我國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則。將來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即你們所說的民主治港,是理所當然的。」在回覆中大學生會的信中,趙紫陽說:「你們也可以完全相信,中國政府在解決香港問題過程中所採取的政策和措施,一定會符合香港同胞的願望和利益。」
香港學者蔡子強曾撰文回憶,在這之後,北京與香港大專院校學生會的關係進入一種蜜月狀態,學生會換屆就職,北京駐港的官方人員會參加,彼此還會聯歡交流。筆者認為,這種密切聯絡互動的背後,其實就是港人對中國改革成功的信心和喜悅。在北京設立的香港基本法咨詢委員會中,還有學界的席位。可見,當時的香港青年人對民主中華有一種宗教信徒式的信仰,這種信仰也在當時追求改革的中國當局那裡得到了回應。
但六四的槍聲終結了這一切,回信的趙紫陽本人也失去了自由。在六四風暴中,香港各界幾乎都表態支持北京學生,藝文界的《民主歌聲獻中華》義演,與其說是民主自由的體現,更像是一種對香港人傳統愛國主義進行葬禮的輓歌。港人的憂慮開始更多集中在香港前途上,當時不僅爆發了一波移民潮,也讓香港青年學生對爭取普選、守護香港自由更加執著和堅定。香港學聯刊物《學聯報》甚至刊發專文《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妥協》,拒絕北京的接觸和拉攏。
六四之後,港人的中國認同雖然沒有徹底放棄,但是開始與中國認同保持一種微妙而複雜的距離。紀念六四到底在香港意味著什麼?在筆者看來,結合香港歷史的語境,它其實是民族主義、民主主義和本土在地的混合體,只不過,在不同時期,紀念六四會更加側重呈現三者中的某個方面。1997之後,當初期北京對香港干預得不那麼深入時,六四紀念的愛國成分會突出;但當本土思潮冒起、北京介入甚深後,會強調鎮壓六四和扼殺香港普選的,是同一個政權,會將悼念轉化為對北京的討伐,促發討伐的情感因素中,相當大比重是對香港現實的失望。
延伸閱讀
‧ 國泰毛毯的亂噴口水,澆滅了六四維園燭光(下)
‧ 紐約六四博物館於天安門事件紀念日前開幕
作者》林德 專欄作家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還記得「六四」嗎? 台灣要小心威權幽靈復辟
哀悼六四死難者 台大研究生劉家儀等遭港警逮捕
六四34週年前夕 藝術家高喊勿忘六四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