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超商減塑評比 成績慘

超市中裸賣與過度包裝的蔬果並陳。(圖片提供:綠色和平)
超市中裸賣與過度包裝的蔬果並陳。(圖片提供:綠色和平)

▲超市中裸賣與過度包裝的蔬果並陳。(圖片提供:綠色和平

繼去年評比超商減塑成效,綠色和平日前(13日)續公佈「2020台灣零售通路企業減塑評比報告」,結果顯示,全聯超市蟬聯第一,卻也僅得28.6分;頂好超市則落後去年墊底的美聯社,成為最後一名。

綠色和平表示,全聯、全家、統一、家樂福、Costco、愛買、美聯社、大潤發、頂好這九大零售通路,仍原地退步,減塑表現全部不及格。

綠色和平這份「2020台灣零售業減塑評比報告」以減塑政策、減量措施、倡議與創新與資訊透明,評比台灣九大零售通路企業過去一年的減塑作為。

拒公布總塑膠用量僅五間企業選擇性公布

報告顯示,在最基本的公開塑膠總用量上,未有任何一家企業願意全面公開。全聯超市去年曾允諾在2020年揭露塑膠使用總量,但今年實際上只公開生鮮與現調飲料共使用874公噸塑膠,同樣統一超商也是選擇性公開用量,都未能提供總量。

綠色和平獲得五間企業回覆一次性包裝塑膠用量(僅自有品牌),包括全聯超市、全家便利商店、統一超商,以及頂好超市(僅飲料杯)、愛買(僅薄型塑膠袋、飲料杯),去年共計使用1萬2733公噸,使用一次性用品總數量達22億6828萬件。

但根據綠色和平與成大環工團隊調查,位於台北市和高雄市的全聯超市、統一超商門市包裝使用情形,估計一次性食品、飲料塑膠包裝使用量共計3萬8158公噸,這都還未計算九家企業的所有門市,企業公開的數據明顯只是九牛一毛。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羅祖珍說:「僅公佈自有品牌或部份用量,似乎是想隱瞞過度使用塑膠包裝的真相,企圖維護品牌形象。」

全聯超市在評比中雖蟬聯第一,卻也僅得28.6分,全聯公開資訊雖較其他企業多項,但未做到公開總量的承諾;第二位的全家便利商店則開始規劃創新減塑方案;但第三名的統一超商開始直至最後一名的頂好超市,基本上都沒有提出真正有效的減塑措施,乏善可陳。

PLA替代替代材質減量成效存疑

今年的評比,不少企業均著重替換材質的方式。統一超商7月透過官網公布減塑目標「以其他材質替代塑膠容器,2030年減少自有產品塑膠材質容器佔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