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癌友不是因腫瘤而死!真正原因是這個

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蟬聯榜首多年,但其實有4成的癌友不是因為腫瘤而死亡,而是因為營養不良被奪走生命,癥結點在於治療期間產生的副作用,讓人食慾不振,但想要活命,想要能夠接受治療,一定要攝取足夠的營養才行,國內癌症權威醫院和信治癌中心的營養部主任王麗民說:吃對順序,才能提升組織建造與修復

吃下去就對了!
30年癌症營養師:療期吃對順序很重要

王麗民擔任營養師工作超過30年,期間常聽到病友詢問「我要怎麼吃?」這句話至少聽過幾萬次以上,但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難,因為「都可以吃。」只要吃新鮮食物就都可以,王麗民說:「現在網路太方便,大多數病人一確診,就會開始搜尋哪些可以吃?哪些應該要多補?因而產生很多錯誤觀念,甚至吃到錯誤的食物,其實真的不用特別查,均衡飲食才是重要。」而確診後的抗癌準備、治療期間的飲食核心,以及防癌路上的堅持,在均衡飲食的大前提下,先後順序大不相同,可千萬別搞錯,事關重大。

確診後治療前:進行營養篩檢

根據統計調查,住院癌友有40%50%出現體重減輕或是營養不良的情況,王麗民表示,醫院會透過營養篩檢來即早發現營養不良風險的病人,適時轉知相關人員,並提供合宜的營養介入措施,避免病友營養不良或體重減輕等情況發生。

治療期間:先吃澱粉再吃肉,最後蔬菜

通常手術不太造成味覺改變,但是化療期間,衍生出來的副作用,讓病友食不下嚥,但此時反倒是要多攝取「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來修補組織及增加免疫力,因此飲食的順序就非常重要了,王麗民建議治療期間「先從澱粉開始進食,吃完後再吃肉,最後才是蔬菜」王麗民補充說明,澱粉不夠,飲食中的蛋白質,甚至儲存的體蛋白質會分解產生熱量供給身體利用,使得蛋白質無法幫助身體的生長發育、修補組織的功能,而醣類可以節省蛋白質的消耗,讓蛋白質可以進行最主要的功能。

喝湯不吃肉 母湯啊!
蛋白質會被消化成熱量,而無法正確的使用在造血或是修補細胞上,有時白血球指數不夠時,甚至無法繼續治療。另外有些病人先吃肉飽了,飯吃不下或吃得不夠,很類似生酮飲食,可能會導致體重反而降低,癌友治療期間絕不可貿然減肥。

而也有個很錯誤的觀念要提醒民眾,很多人認為雞湯很營養,就只喝湯不吃肉,王麗民說:「這也是錯誤的」,曾有病人每天喝一碗雞精,連續一個月,因攝取過量的普林,導致痛風發作。

癌症病人「正確的營養觀念」很重要,化療期間首要是完成療程,而不是「進補」,以免增加身體負擔。所以正確飲食要先吃肉獲取蛋白質,還吃得下再來喝湯,但是如果病人努力仍無法攝取足量的營養素,經醫師、營養師同意可以補充綜合維他命,或是在點心時間補充市售的營養補給品。

靠大麥克挺過化療!
抗癌成功後:先吃蔬果,再吃肉和澱粉

挺過治療期間後,進食順序就必需大反轉,王麗民建議「可以先吃蔬果,之後再吃肉和澱粉。」想要提升免疫力補充元氣,深海魚、雞肉、豆類為餐盤內的三大明星選項,防癌飲食上除了多蔬果,也必須減少紅肉攝取,同時避免高溫烹調、醃製加工食品,才能減少癌細胞的復發。

幫助癌友抗癌將近30年的王麗民說,化療期間真的什麼都能吃,曾經有癌友靠大麥克挺過化療,一顆漢堡吃了1~2小時,雖然某些營養素會不夠,但有高熱量、高蛋白,才有足夠的體力對抗。還有骨髓移植的患者,在病房內靠吃冰淇淋撐下去,不要覺得突兀,因為對癌友來說「吃下去很重要」。

–> 看更多「癌嗜青春 療癒之路」更多癌友故事、癌症照護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