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道中華牌樓 市長宣布興建

影片來源:記者顏嘉瑩 (訂閱世報YouTube看更多新聞影音)

紐約華人引頸期盼的首座牌樓自2007年就開始籌畫,27日終於在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在布碌崙8大道宣布,市府確定將投入資金,由市交通局進行興建工程,未來在60與61街之間的8大道上,將可看到高九層樓、橫跨8大道,題著「四海一家」的牌樓。這是紐約市首座華人牌樓,白思豪表示,該牌樓的確建為「美國夢的實現」,以此感謝華裔對紐約市的貢獻。

白思豪表示,紐約市擁有龐大的亞裔人口,而日落公園8大道更是曼哈頓華埠、皇后區法拉盛之外的新興華裔社區。他認為牌樓的興建,能讓8大道成為知名的地標。該牌樓為北京朝陽區政府贈送給紐約市政府的禮物,是繼法國捐贈自由女神像之後,市府收到的第二份來自國際的禮物。白思豪指出,該牌樓也代表紐約和北京之間的友誼橋樑。

據介紹,市公共設計委員會(Public Design Commission)於7月通過牌樓的申請,等到牌樓從北京空運抵達紐約後,市交通局(DOT)將會同時沿著8大道,從39街至65街的路口進行人行道及車道安全研究,確定牌樓建起後不會影響用路人安全。市交通局局長創騰伯格(Polly Trottenberg)指出,市交通局將會建造一座地基,在興建工程中,也將會搬遷部分路燈及電線桿。她強調,交通局會確保牌樓興建的過程順利,讓8大道成為新的觀光景點。

8大道牌樓歷經布碌崙前區長馬可維茲(Morri Markowitz)及現任區長亞當斯(Eric Adams)兩任的努力,經過十年才終於由市府宣布確建。馬可維茲表示,牌樓橫跨8大道,會產生交通及維護問題,相關單位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開會討論細節,終於在十年之後「等到這座牌樓」。

曼哈頓華埠早在40多年前就不斷向政府申請牌樓興建,但至今苦求未果。紐約中華公所主席蕭貴源表示,過去華埠民眾一直能希望在位於堅尼路(Canal St.)、巴士打街(Baxter St.)和獲架街(Walker St.)的三角地興建一座具有代表性的牌樓,但市府始終不肯點頭。日前由華埠共同發展機構和市交通局共同發起,向世界徵件設計華埠門面的「唐人街之道」(Gateways to Chinatown)項目,則是利用現有的信息亭,力爭打造成華埠地標。

華埠共同發展機構執行總監陳作舟認為,興建牌樓成本較高,雖然華埠經費不足,但是透過徵件比賽,看到更多有創意、可行性高的地標設計,等到選出優勝作品,將改造現有信息亭,打造成新的華埠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