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內閣的道德力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近日醜聞連環爆,交通部長李孟諺因婚外情請辭下台,賴系立委林宜瑾辦公室遭搜索。賴清德告誡「不能做的事就是不能做,以免影響國家與家庭」。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滿3個月民調顯示,「施政滿意度獲得43.1%,不滿意度34.1%。與7月相比,滿意者減少2.4個百分點,不滿意者增加4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從6月25.5%,上升到8月34.2%,兩個月飆升8.7個百分點」。民怨浮現,施政將備感壓力。

雖然,賴政府施政採取保守策略,「不碰爭議性問題,優先處理有社會共識的議題」,避免出現重大錯誤,這種不做不錯的態度,讓賴政府以及卓內閣上任幾個月來,民調維持一定的水準。

然而,執政績效不是靠操作民調而來,人算不如天算,千算萬算,卻也擋不住底下官員、首長或者親信捅出來的「道德操守」大紕漏,好不容易拉抬的民意與聲望,卻因為政治人物的道德操守問題,民意如流水的反撲。

裙帶關係最容易爆發各種醜聞,當政府裡的重要管理職位,被這些所謂靠關係,拿到官位,享有權利的人所把持,形成小圈圈,衍生出各種違反道德問題,社會信任感因此而喪失。

無論是鄭文燦、還是賴友友的「台南幫」陳宗彥、李孟諺、林宜瑾,這些有問題政治人物的性醜聞、外遇、詐領助理費等不良行為,可以說是一種裙帶關係中,官員集體道德腐敗的一種社會罪惡,是不公義與不平等的根源,是貪婪、缺乏原則、良心,高層過度縱容,出現的傲慢與惡習的展現。

賴友友們失德問題頻傳,紛紛中箭落馬,是一大警訊。距離2026地方選舉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民進黨開始醞釀地方初選氣氛,對此賴清德提醒,「現在距離2026年選舉時間還早,不要一直講縣市長選舉的事,現在最重要的是推動福國利民政策,這才是重要目標」。

2022地方選舉民進黨敗在候選人道德問題,人設一個個崩壞,違背了選賢與能的原則,民心盡失。現在大家還是會睜大眼睛,因為選擇一位不道德的候選人,等於與魔鬼交易。

無論是醜聞、司法問題都跟道德操守有關,要讓大家都能「信賴」的AI內閣,靠的不是行動力與創新能力就可以,賴清德不該對此問題,視而不見。(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