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量子、太空領域 台捷深化合作

行政院去年核定「晶創台灣方案」,於今年4月宣布首座晶創海外基地落腳捷克的布拉格。台捷關係不斷升溫,捷克參議院首席副參議長德拉霍斯近日率代表團來台訪問並與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進行高階對話,除了半導體,他們也希望能和台灣在AI、量子、綠色能源與太空等領域合作。

歐洲許多國家希望台灣晶圓製造大廠前進當地設廠製造,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條件端出數十億美元的補助利多,IC設計則不同,隨著台捷關係這幾年來愈發緊密,加上捷克居歐洲中心能協助台灣布局歐洲,因此首座晶創海外基地決定設在布拉格。

德拉霍斯率領的訪問團13日與吳誠文就台捷雙邊重點領域交換意見,他說,台捷雙邊合作計畫有很大的進展,包括半導體合作、台捷大學聯盟等,也希望未來晶創台灣方案與先進晶片設計研究中心會有很好的合作成果。捷克科技部次長哈利科娃則表示,期待未來能與台灣在AI、量子、綠色能源與太空等領域合作。

台灣半導體等產業在國際間舉足輕重,本周蘋概股、高價半導體股東會陸續登場,其中玉晶光將在18日舉行股東會,預期迎來下半年旺季。環球晶同樣在18日舉行股東會,日前提到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半導體產業將重回成長軌道,成長動能就是AI,預估到2027年AI會在半導體市場的終端應用中占比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3奈米供不應求,訂單滿至2026年。傳出台積電將調整3奈米代工價達5%、先進封裝CoWoS也需求殷切,估計明年報價將有1至2成漲幅。

看更多相關新聞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高呼:台灣主權AI投資動起來
輝達每年成長逾千億美元 黃仁勳:大部分在台灣生產
AI熱潮背後的排擠效應⋯傳產也要創新 台灣需要創造更多的中產階級
創新又勤奮 微軟總裁相中波蘭有潛力成為AI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