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斷定了?蔡正元曝中國祭石化業12項制裁是「善意表現」:WTO不會理你

中國商務部日前公布「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結果,21日以台灣違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規定為由,對丙烯等12項石化產品進口終止協定稅率。前立委蔡正元22日於政論節目《風向龍鳳配》指出,中國僅對關稅低的石化產業祭出制裁,是一種善意的表現,不過若台灣不回應,中國恐將收回539項的關稅優惠,造成台灣很多人失業。

蔡正元指出,EFCA總共有539項早收清單優惠,中國挑了12項稅率在10%以下的石化產業,沒有對較高稅率的紡織、機械業出手。不僅如此,制裁項目挑的都是大企業如中油、台塑的項目,即使因課徵稅率造成銷售大陸的訂單減少,或是所得利潤減少,但不會影響大企業員工就業,對於有上萬員工的台塑、中油而言頂多減少幾百人,但也可以調到其他部門或相關產業,「這波只是一個警鈴,火災還沒開始。」

蔡正元提到,台灣禁止大陸外銷的2509項產品中,有農產品、金屬產品、紡織品等,然而這些產品台灣自己沒有生產,而是大量的從東南亞、韓國、日本引進,因此台灣沒有禁止中國進口的理由,且台灣對日本是從1950年至今都是貿易逆差,從來沒有賺過日本的順差,但仍允許日本的麝香葡萄、蘋果、啤酒。

蔡正元表示,台灣對外的貿易政策受到民進黨的意識形態干擾嚴重,多為收買日本、美國,並非以台灣的利益為中心規劃,甚至可以進口美國含有萊客多巴胺的豬肉,卻不能進口中國的羊肉。蔡正元也提到,撇開政治,在經貿上台灣與中國是互補的關係,而民進黨政府禁止中國產品進口,完全違反WTO規定。

對於行政院長陳建仁、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打算針對中國制裁向WTO申訴,蔡正元則說,ECFA是我國與中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WTO才不會理你」。他也提醒,現在唯一保護台灣的貿易協定只有1979年WTO通過的《資訊科技協定》(ITA),出口的資訊通訊電子產品在各國都不能課關稅,不過中國也可以稱因台灣先違反ECFA的規定,拿ITA來懲罰台灣。

更多風傳媒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ECFA是什麼?對台灣的影響有哪些?ECFA終止可能會怎樣?
2023年經貿大事回顧 中共取消ECFA部分貨品關稅優惠、台美可望避免雙重課稅
中止關稅減讓影響大 台塑盼兩岸對話解決
中國制裁為國民黨量身定做?唐湘龍曝政見會成關鍵:不政黨輪替就沒ECFA
選前倒數美媒曝拜習對話細節 蔡正元分析指美國「不承認台灣地位」
ECFA斷定了?蔡正元曝中國祭石化業12項制裁是「善意表現」:WTO不會理你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