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閱讀/AI時代來臨:掌握生成圖像工具,激發無限創造力

近年來,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議題,學術界也對其應用表現出極大興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的李怡志教授出版《AIGC創意美學之路》一書,該書結合理論和實務,用意在提升讀者的創造力。而TVBS網路訪談節目「T閱讀」此次也邀請李怡志教授,和讀者分享書中的內容以及人工智慧的應用。

李怡志教授在訪談一開始便提到,自己長期致力於資訊視覺化的研究和教學,因此,當人工智慧繪圖工具和生成圖像工具問世後,他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利用這些工具來進行相關應用。他表示:「有些人認為人工智慧本身是沒有創意和創造力的,可是我的想法是,人工智慧會不會反過來協助人類有創意或創造力?」書中特別介紹了圖像生成工具的特性和使用技巧,希望讀者在閱讀後能改變對這些工具的看法,並透過實際練習,體會生成圖像工具如何在創作過程中發揮作用。

國立政治大學李怡志教授接受T閱讀訪問(圖/TVBS)
國立政治大學李怡志教授接受T閱讀訪問(圖/TVBS)

當被問及生成式圖像和一般電腦繪圖的差異時,李怡志教授表示,生成式圖像的核心在於大量學習可收集到的圖片,並在此基礎上生成新圖像,同時能夠整合不同風格和元素,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然而,對於從未見過的事物,生成圖像工具則無法生成。此外,李怡志教授指出,學會如何下指令也是使用生成圖像工具的關鍵,因為每一個細節都會影響最終的圖像效果。

國立政治大學李怡志教授接受T閱讀訪問(圖/TVBS)
國立政治大學李怡志教授接受T閱讀訪問(圖/TVBS)

李怡志教授認為,雖然生成式圖像在視覺上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工智慧製成,但過程中大部分還是依賴人類的指令,因此仍有我們可以介入的空間,這是一種人類與人工智慧協作的結果,他還介紹了兩種常見的與人工智慧協作的創意方法。第一種是改進式的創意,即在現有作品的基礎上進行變化和改進。李怡志教授表示:「改進法是最簡單的,因為現實中的東西這麼多,我們隨便拿一個來改,這樣的創意也是非常多。」另一種被稱為合併式的創意,即將兩種或多種不同的元素或概念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全新的視覺效果或作品。李怡志教授解釋,生成式圖像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出色,甚至超越了一些有設計能力的人。這兩種人類與人工智慧協作的創意,都能幫助使用者透過實踐來鍛煉想像力和創造力。

國立政治大學李怡志教授接受T閱讀訪問(圖/TVBS)
國立政治大學李怡志教授接受T閱讀訪問(圖/TVBS)

最後,李怡志教授補充說明,生成式圖像的真偽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由於這些工具都具有快速的學習能力和龐大的生產力,如果要求讀者在觀看每一個畫面時,都用放大鏡去檢測其真偽,這在實際操作中並不符合成本效益。因此,比起讓讀者自行辨別,更重要的是篩選出具有公信力的資訊來源作為接收資訊的管道。

國立政治大學李怡志教授接受T閱讀訪問(圖/TVBS)
國立政治大學李怡志教授接受T閱讀訪問(圖/TVBS)

更多 TVBS 報導
外媒爆Meta、谷歌與蘋果洽談!爭取自家AI模型整合至蘋果AI
AI浪潮衝擊!成大這科系申請「分發掛零」 校方:檢討招生機制
輝達股價跌逾3.5%!微軟重登「市值龍頭」 蘋果也跟著跌
瑞士AI峰會 探討AI如何造福人類也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