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成長下修 國務院:「三心」面對新常態

5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開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提經濟發展「新常態」,並預估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7%左右。他表示,穩增長是為了保就業,隨著服務業比重上升、小微企業增多和經濟體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

中國2014年GDP年增率7.4%,但李克強報告,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面臨的困難可能更甚去年,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為7%左右。但李克強也同時指出,中國的發展仍大有作為,如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改革紅利正在釋放,呼籲要著眼於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

「三心」面對新常態

二位數增長榮景不再,中國告別粗放式增長促經濟轉型,GDP增速穩步下修。

此外,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大力發展電商和服務業、促創新創業、健全智財制度、健全社會福利制度等,也被列為工作重點。

《穹頂之下》也成焦點

日前引起大轟動的柴靜《穹頂之下》霧霾報導,內提及中國嚴重的空污問題,李克強工作報告中也特別描述今年的治污、節能減排要點:減少排放二氧化碳、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划,實行區域聯防聯控;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促進重點區域煤炭消費零增長。




推廣新能源汽車、治理機動車尾氣、提高油品標準和質量,在重點區域內重點城市全面供應國五標准車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要全部淘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擴大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等。

新常態的樂觀與悲觀

中國「經濟新常態」引起全球關注,各國有的「審慎樂觀」,有的則對增長放緩的產生憂懼,其實中國國內也有疑慮。中國國務院在前兩天發佈一則評論,表示國民應以「平常心」、「進取心」、「自信心」等「三心」面對經濟新常態。

文中指出,改革開放35年,中國經濟增長翻倍,GDP年均以近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因此面對當前的「新常態」,少數人無所適從,看不清方向;也有人害怕創新,擔心多做多錯;還有人認為好日子過完了,唉聲嘆氣。這是轉型時期人們的心理狀態和負能量。

平常心、進取心、自信心

中國政府呼籲民眾應秉持「平常心」:多年的快速增長現在進入換檔期,從「追速」轉而「追幸福」,並不是經濟發展越迅速,幸福指數越高。「進取心」:有的事不能再做了,比如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有的事做也沒用,比如一些已有的刺激經濟發展政策。有所不為,是要有所作為。「自信心」面:在經濟發展放慢之後,有自信心就能夠懂得向內尋找動力、激發活力、挖掘潛力,無論是國內市場的開拓,還是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與文化產品的輸出,都可以有所作為。

報告十大金句:腐敗、環保、簡政、新常態......

陸媒報導,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每每都成媒體關注焦點,也會產生各種金句。今年的十大金句中,熱點議題如腐敗、環保、簡政、新常態......全都上榜、吹出政策風向,並在新的一年中繼續列為施政重點。

1、一些腐敗問題觸目驚心

要直面問題,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勇於擔當,不辱曆史使命,不負人民重托。

2、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搆性矛盾是「攔路虎」

不深化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搆,就難以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3、改革開放是推動發展的制勝法寶

必須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改革,在牽動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強發展新動能。

4、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

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序,明確時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5、開放也是改革

必須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國際競爭的主動。

6、實施「中國製造2025」

製造業是中國的優勢產業,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

7、扶上馬、送一程

中小微企業大有可為,要扶上馬、送一程,使「草根」創新蔚然成風、遍地開花。

8、立國之道,惟在富民

要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目的,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

9、要以權力瘦身為廉政強身

腐敗現象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權力尋租,要以權力瘦身為廉政強身,緊緊扎住制度圍欄,堅決打掉尋租空間,努力鏟除腐敗土壤。

10、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