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貿易戰 海攬公會研討貿易航運風險控管

美中貿易戰持續影響全球貿易動能,海攬業者面對此一變局,務須小心因應整體物流供應鏈的變化,除了避免誤觸國際規範,並應採取相關因應策略。經濟部國貿局官員昨(八)日於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舉辦的「貿易航運風險控管研討會」中強調,原產地認定各國不一,由進口國海關認定,並提醒業界勿洗「產地」以免觸法。 海攬公會理事長陳木枝昨致詞時表示,運輸業都會遇上法規上的問題,本次議題可落實業界操作事務。由於台灣是外貿國家,仰賴國際貿易關係,今年七月出口額再度由紅轉黑,縮水至二百八十二億美元,年減○·五%,累積七月已衰退三%,貿易上的衰退,市場需求相對看弱,波羅的海指數相信也會下滑。他表示,國際貿易強盛時,鐵、銅、石油等大宗貨市場自然需求量大,也因貿易戰引發大宗銅鐵礦砂徘徊近二年低檔,貿易上的確發生了問題。另貿易戰近期也引發貨幣戰,人民幣也貶到了七,今年很多公司感受到單子衰退,陳理事長籲業界應關注並小心因應。 法規組召集人葉建明指出,中美貿易戰持續,他六月赴泰國參加國際會議時,會中也提到中國大陸有多家廠商遷出,東南亞國家受益最大的為越南,成長也最多,日韓台也有不同變化,台灣算少數近期正成長,而韓國衰退。業界關注原產地認定,其涉及相關產地規範,需留意相關規定。 國貿局科長張肇鐘指出,為防杜違規轉運管理措施,該局修正貿易法規定,將提高貿易法罰鍰金額,違法輸出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產地標示不實、使用不實證明文件,或簽發單位未依規定簽發產證等違法行為,罰鍰金額從現行三萬至三十萬元,提高為六萬至三百萬元。為防止出進口人產地標示不實,致外國對我國展開調查,也增訂了檢舉制度「吹哨條款」,促人民協助政府檢舉違法。 國貿局資料顯示,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二○一九年全球貿易動能走弱,世界銀行預測全球貿易量將由二○一八年成長四·一%降至二○一九年的二·六%。二○一九年迄今,亞太地區重要產業供應鏈國家如台灣、日本、南韓等,出口多呈衰退,其中又以南韓衰退幅度最大,六月份衰退達一三·五%,台灣則成長○·五%。 由於本次議題攸關海運承攬貨物在國際間移動可能涉及的風險與罰則,昨會中特邀經濟部國貿局及交通部航港局官員進行說明,包括:美中貿易摩擦下之原產地認定注意事項,含美國關務詐欺調查簡介、原產地認定原則及我國「臺灣產製」認定條件、防杜洗產地管理措施、聯合國入港禁令與國際間貨物移動風險應注意事項、我國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入管理實務暨美國對伊朗制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