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以「要分治、反分離」發展大共識

旺報【本報訊】 從1994年起,台灣走了20年的曲線,到處繞來繞去,迄今仍然在原地打轉。1994年後的頭幾年,台灣還可以靠著揮霍先前打拚所留下來的經濟遺產度日,後來每下愈況,現在已經節節後退。問題關鍵在哪裡?很複雜,也很簡單,原因在兩岸政治定位問題上,我們走了一條錯誤的歧路。 冷戰結束也促使台灣必須思考兩岸的政治定位關係。1990年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1991年通過《國家統一綱領》,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這個時候,政府對於兩岸政治定位的立場非常清楚,即「反對分離、尊重分治」,並希望兩岸能夠透過交流與互惠來消除敵意。 1992年的「九二共識」包括3點: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謀求國家統一的精神就是「反對分離」,以及台灣方面所提出的「一中各表」,後來所達成的兩岸協議,就是「尊重分治」內涵的展現。北京完全支持「反對分離」,但是一直沒有在「尊重分治」上有所突破。不僅在外交空間上寸步不讓,在政治立場上也是堅持「一國兩制」,這表示台灣只能是一個與大陸不平等的地方治權。 北京沒有想到,它的漠視給了李登輝絕大的機會。從李登輝與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談話可以看出,李登輝追求的不是「尊重分治」,而是挑戰「反對分離」,並以國家機器來「追求分離」。他以「台灣人的悲哀」為精神基礎,以「台灣主體性」為政治號召,他的目的是不僅要台灣從政治、經濟上與大陸告別,也要從文化認同上切斷台灣與大陸的關係。 歷史就這樣發展下去。1994年起李登輝開始推動加入聯合國,將「一個中國」定義為歷史、文化、地理、血緣的概念,而不再只是中華民國,摧毀了「九二共識」。1996年採行「戒急用忍」的政策,阻礙台灣前進大陸的速度。採用「同心圓理論」的「分離史觀」,從此年輕學生接受的是「一邊一史」的歷史認同教育。陳水扁任內8年期間,基本上是蕭規曹隨李登輝的「追求分離」政策。 從1994年起,在台灣內部方面,台灣進入一場身分認同的民主內戰;在兩岸關係方面,雖然兩岸也有互動,但是台灣開始進行去中國化的認同工程。台灣最大的悲劇,就是「異己認同」與「分離意識」逐漸加劇,而「追求分離」的成功率幾乎是零,這使得台灣內部焦慮、不安。 2008年馬英九執政開始,兩岸經貿速度加速,但是北京仍僅在「反對分離」的思路下,推動兩岸關係,未能在「接受分治」的態度上有大幅的邁進。相對的,馬英九的「只經不政」政策,以「不統、不獨」的消極立場,來處理兩岸定位,不推動和平協議,不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態度,使得「兩岸分治」沒有機會成為兩岸的共識。 對內方面,馬英九政府也疏於調整李登輝時代所遺留的分離史觀教育。經濟積極、政治消極的作為,使得兩岸雖然達成21項協議,但是台灣對大陸的異己認同卻沒有任何舒緩,反而是繼續攀升。 從這次太陽花政治運動背後的「恐中」、「反中」,甚而「鄙中」可以看出,台灣對大陸的「異己認同」已經極度強化,這對於兩岸和平發展絕對是一個負數。認同往往是透過政治建構而形成。台灣對大陸異己認同出於有心與有權力者的政治操作,而北京在關鍵的政治定位上不願鬆手,正好給了操作者極好的機會。要解決台灣對大陸的認同僵局,兩岸仍然必須共同從政治著手。 現實是論述的基礎,更是未來發展必須面對的事實。兩岸從1949年迄今處於分治狀態,各在其現有所轄領域內依照憲法行使治權,並依其憲法主張對整個中國的主權宣示。換言之,兩岸「憲政治權分立、主權宣示重疊」是目前存在的法理現實,也應是兩岸「一中同表」的內涵。 兩岸關係真正的深水區,是認同問題,而必須用政治方法才能安然平穩地渡過深水區。我們期待大陸能夠了解「接受分治」對台灣的重要意義;民進黨能夠理解「反對分離」是北京不可能退讓的底線,而不要再鼓動分離意識或異己認同;國民黨能夠認識到與民進黨進行對話,與北京推動政治協商,確定「要分治、反分離」對於兩岸關係的重要。只有如此,台灣內部的民主內戰才能結束,兩岸的敵對意識才可消除,兩岸才能共同和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