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當前就業市場的四項隱憂

工商時報【主筆室】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發布二月份台灣失業率降至3.69%,非但連續六個月下滑,更創下近十五年同月最低,也就是幾乎是回到2001年首次政黨輪替之初的水準,顯示我國就業市場確實已有明顯改善。惟各界對此毫無欣喜之情,這到底是何故,值得一探。 我國在2001年之前的失業率皆在2%上下,失業率非僅低於日本,也經常優於其他三小龍。今天談起台灣失業率曾低於日、韓,許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十多年前確實是如此。例如1990年台、日、韓的失業率依序為1.7%、2.1%、2.4%,即使到了1999年台灣失業率升至2.9%,依然低於日、韓的4.7%、6.3%,當年不少研究四小龍的日本學者認為,在勞動市場上台灣取得了更好的成就。 代遠年湮,這些往事多數人已記不得了,因為近十年來我們的失業率總是四小龍最高。首次政黨輪替不久,碰上網路泡沫破滅,失業率急升逾5%,二次政黨輪替又逢金融海嘯,失業率一度飆破6%,即使去年台灣失業率已降至3.96%,依然是四小龍最高。十多年前台灣傲視四小龍的情景,已不復見。 台灣近年失業情勢改善是事實,但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不僅在薪資成長上回不到十多年前的水準,即使在就業質量上也回不到當年的情況。當我們近期看到失業率月月創新低之餘,也必須了解台灣就業市場十多年來所出現的質變。失業的量雖略有改善,但就業的質卻每況愈下,而這也是近月失業率創了十五年新低,各界卻絲毫沒有喜悅的原因。經長期觀察,我們認為當前台灣勞動市場仍存在四項隱憂: 首先,長期失業人口比重升高:我們經常注意失業人數而鮮少注意長期失業問題,然而失業一、二個月與失業一年者其心境與對社會的影響有天壤之別。台灣過去失業逾一年的長期失業人數極少,2001年以前大約在三萬人上下,但隨後由於產業結構變化,長期失業人數逐年升高,遇上景氣衰退則升至十萬人以上,而即使景氣復甦的年代仍有七、八萬人,去年大家認知中表現不錯的勞動市場,長期失業人數仍高達7.5萬人,長期失業者占總失業人口比率16.4%,遠遠高出十多年前的一成。 其次,受失業波及的人口激增:失業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尤其當一家之主失業,波及的就不止是一個人,而是一家人,多少人倫悲劇皆由此而生。2001年以前,不論景氣如何不好,我國受失業波及的家庭人口最高就是五、六十萬人,但近十年來情況已非如此,受失業波及的家庭人口在景氣衰退的年代一舉衝破130萬人,即令去年台灣失業率跌破4%,今年初失業率創下十五年新低,受失業波及的家庭人口仍高達八十萬左右。想想,此時此刻當我們認為經濟好轉之時,全台依然有八十萬人受失業波及,處境堪慮,當局自應加以正視。 其三,勞動參與率遠低於鄰國:我國在1990年以前的勞動參與率曾經升至61%,年年高於南韓,但此後彼長我消,近八年台灣降至58%,而南韓升逾61%,此外新加坡66%,香港也達61%。造成台灣勞參率過低的原因不在年輕人,而在於中高齡,過去大家刻板印象是女性勞動意願不高使然,然而依各年齡層比較會發現,台灣男性中高齡勞參率遠低於鄰國才是主因。以50∼54歲男性而言,我國勞參率竟已降至82%,而四小龍其餘三小龍仍逾90%,至於55∼59歲人家還在八、九成,我們卻已降至68%。之所以如此,除了與企業強迫勞工退休的陋習有關,公部門月退俸過優以致五十來歲退休者愈來愈多也是重要原因。勞參率是衡量一國肩負經濟責任的比率,台灣此一比率過低,長期以來僅被歸因於女性勞參率太低,惟這樣的論述明顯失真。 其四,藍白領薪資差距擴大:近年來我們經常聽到台灣薪資倒退十五年,這裡講的是經物價指數平減過的實質薪資,以名目薪資而言,還是有成長的,只是成長速度過慢,追不上物價漲幅。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藍、白領的薪資差距二十年來持續擴大,以1994年而言,我國白領受僱人員的平均月薪44,777元,是藍領受僱者28,980元的1.5倍,而至2014年白領成長至63,432元,已是藍領37,858元的1.7倍。造成此一差距的原因之一是,近年國內所創造的就業機會大多在支援服務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這三個行業,而這三個行業又屬薪資較低者,這顯示隨著產業結構變化,薪資二元化日趨嚴重,而這個情況若任其發展,貧富差距必定持續惡化。 我們肯定馬政府近年在勞動市場的努力,去年以來失業率屢創新低,政府部門的努力,功不可沒。但在此同時,我們仍要嚴肅地指出,上述四項問題顯示台灣經濟社會發展失調,不容輕忽。這當然不是用一、兩年的時間可以解決的,也非勞動部單一部會力所能及,因此我們建議行政院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研提對策。須知,今日不儘速處理,他日動盪再議,恐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