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大陸「兩會」看兩岸關係新局

工商時報【本報訊】 今年大陸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已在北京揭幕,且會議開頭,大陸主要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就接續發表了兩岸關係重要談話,顯示兩岸關係是本次兩會的重要課題,因而該會議所呈現的兩岸新局,值得各方深入探究及因應。 習近平的兩岸談話,是於全國政協會議場合發表,即政協於3日揭幕後的次日,習近平即看望了民革、台盟、台聯的政協委員,並正式發表談話,強調堅持92共識、堅決反對台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他並指出,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只要能堅持92共識,和大陸交往都不會存在障礙;這話顯然是針對台灣民進黨和親綠團體而發,其意涵很容易理解。 去年兩會,習近平是在會議進行多天後,才發表兩岸相關談話,今年則是會議開頭就發表。今年如此安排的用意,應是為了因應當前兩岸關係較複雜的態勢,而提早對相關課題進行「定調」,以掌握對台的主動權。眾所週知,去年末台灣9合1選舉,民進黨大勝,國民黨慘敗,以致明年台灣頗有可能政黨再輪替;這是當前兩岸關係的重大變數,大陸本次兩會自是嚴謹以對。 其次,大陸全國人大於5日揭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其中的兩岸關係段落,亦是以政治原則作為「開宗明義」,即同樣是強調92共識、反對台獨等;但在這些前提下,李克強仍表明要努力推進兩岸協商對話,推動經濟互利融合,加強基層和青少年交流等。其中,加強基層和青少年交流,是今年新提出的政策方針,顯然是為了因應去年「太陽花學運」,及9合1選舉所帶來的台灣政局新形勢。 綜看習近平、李克強在本次兩會所發表的兩岸談話,可知今年的兩岸關係新局,必然是「政治導向」。具體地說,今年台灣有總統大選前的政治熱,固不待言,大陸方面也勢必會以台灣政局演變態勢,來作為其對台工作的指針。 在這種情況下,設若今年台灣兩黨惡鬥不休,導致馬政府難以推動兩岸正事,大陸方面可能放緩兩岸制度化協商,而直接和台灣民間進行交流。亦即不再依賴台灣的政府或政黨,而直接「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其中台灣青少年和農漁民、中南部民眾,會是大陸對台工作的重點。由此看來,馬政府和國民黨一定要力圖振作,否則很難和大陸方面協調並進,也不易凸顯兩岸政績。 此外,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路線是否調整,也是今年兩岸關係走勢的重要影響因素。如果民進黨選情持續看好,卻又不願調整該黨的兩岸路線,則大陸方面很可能會緊縮兩岸關係,或放出緊縮的風聲,以提前「制約」可能於2016年上台執政的民進黨。這種可能性,民進黨應予以高度重視,並用心掂量其後果。 總的看來,今年的兩岸關係,會因政治因素而出現曲折變化,但我們期盼,此種變局只侷限在「短線政治操作」層面,而不致衝擊當前兩岸和平發展的「基本面」。也就是說,今年由於台灣選舉因素的發酵,兩岸關係將難免泛政治化表現,但願兩岸各方在相關政策操作中,都能守住和平發展底線,不要輕易去踩踏這條線。只要能如此,相信兩岸關係在2016年台灣大選過後,很快會重回穩健發展軌道。 而關於兩岸的和平發展,這次大陸兩會提供了一項新契機,有助擴大兩岸密切合作、互補互利的空間,就是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雖把今年大陸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目標降為7%,但要加大力度調整經濟結構,及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也就是更積極促進經濟質量提升,而不再汲汲於追求經濟數據的表現。 這樣的政策安排,將提高兩岸「互相依賴」的程度。大陸會更需要台灣提供優質產業技術和管理方法,來協助其經濟轉型升級;台灣則是在大陸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需要搶攻大陸內需新市場。彼此間這項相互新需求,乃是當前兩岸和平發展的經濟支柱,也理當獲得兩岸各方的共同呵護和照應;未來無論政情如何演變,都不要去破壞它,以免兩岸關係的完全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