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天祝 一位令人驚豔的創業家
中國當代四十幾歲的創業家,正全力拚鬥,為產業找生路。相較之下,台灣第一代創業家年紀已偏大,二、三代的冒險奮進的精神稍有不足。洪天祝的奮進,正好對比台灣很多老一代企業正走向退出之路,這是台灣產業未來最令人擔心的地方。
在媒體採訪、經營將近三十年歲月中,我接觸過的企業家也好,創業家也好,可說是不計其數,若要我說出印象最深刻的,台灣白手起家的創業家,我對1974年創立鴻海的郭台銘印象最深刻。
1991年鴻海上市,在業績發表會上,對郭台銘的黑手起家、渾身充滿了創業的霸氣印象深刻。九○年代應郭董之邀參訪深圳龍華廠,郭董全力投入工作的拚勁,更是讓我歎服不已。今天鴻海把製造代工業發揮到極致,一年可創造3.5兆元的營收。
這次我率領南北越的投資考察團,在越過廣西、越南邊境處的芒街,在天虹紡織的工廠遇到洪天祝主席,彷彿又回到二十年前遇到郭台銘一般,有一股驚豔的感覺。這位中國紡織業的奇才,一定會是今後十年、二十年中國製造業重量級的人物。
天虹紡織的洪天祝主席,1968年出生,今年只有45歲,他是福建晉江人。晉江是中國流行服飾的故鄉,包括七匹狼、利朗、三六一度、中國動向、安踏、特步等重量級的服飾企業都來自這地區。洪天祝從買賣面料(成品布)起家,九七年他三十歲那一年創立天虹紡織,買賣業起家的洪天祝,從收購破產的國企開始,自九七年到2004年,每年至少收購一家企業,洪天祝就靠著卓越的管理能力,做好人力資源整合,擴大市場占有率,在短短十七年之間,天虹紡織已成為全球最大包芯紗供應商。
渾身拚勁 就是愛玩企業
這位晉江出身的紡織業老闆,沒有傲人學歷,但全身都是拚勁。他說他沒有特殊的嗜好,高爾夫球也不會打,但就是愛玩企業,把企業做大。天虹在○四年於香港主板市場掛牌上市,股價最低只有0.26港元,那一年與天虹一起上市的還有騰訊,最近市值超過一千一百億港元,寫下驚人傳奇。如果說,騰訊一直都是飛在枝頭上的那一隻最美麗的鳳凰,那麼天虹則是醜小鴨的化身,一路走來並不平順。
像是一一年,棉花價格大漲,天虹獲利一度壓縮到六千一百萬元人民幣,股價最慘跌到1.55港元;去年天虹業績爆發,全年淨利4.87億元人民幣;今年大步向前,上半年淨利達4.4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成長207.8%,股價也一口氣跑到16.36港元,市值一度超過150億港元,在紡織業已是出類拔萃的企業。
紡織產業在台灣一度是創匯的主力產業,後來不知不覺淪為夕陽產業;當台灣多數人都把目光放在電子業的時候,中國的紡織業卻逆勢崛起。例如,這些年一直與TORAY成為日本優衣庫(UNIQLO)最佳合作拍檔的申洲國際,○八年以來,股價從0.8港元大漲到27.9港元,市值直逼四百億港元大關;在台灣很難想像有超過千億市值的純成衣企業。
橫向擴張 創新追求高毛利
供應成衣原料的天虹毛利率21%以上,天虹以橫向擴張的策略,靠著包芯紗,竟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在洪天祝的簡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幾點:一是他相信沒有創新的產品,就沒有高的毛利率。這次我們在芒街看到的天虹新廠,設備全新,投入不下於15億元人民幣的巨資來擴廠,即使紡織業已經十分成熟,但是天虹仍從研發、創新中鞏固競爭力,值得一向低價搶單的台灣代工業者反思,如何創造高毛利率。
二是「被碎片化的企業」理論。洪天祝強調成衣產業在優衣庫、ZARA及H&M快速崛起後,紡織產業鏈也出現前所未見的巨大變化。洪天祝強調綜效整合、一體化,像申洲國際與優衣庫的合作,幾乎是無縫接軌,從原料、加工到配送,整個供應鏈都出現高效率的整合,讓市場效能極大化。
在成衣連鎖業高度集中化後,整個供應鏈也起了很大變化,能切入三大的核心供應鏈才能快速崛起,未切入供應鏈的則「被碎片化」,也就是落地、摔破,再也起不來,這種情況很清楚可以看到中國成衣業的申洲、互太、天虹成了贏家;台灣的儒鴻、聚陽、東隆興業跟上供應鏈,但是脫隊的與跟上隊伍的實力差距已愈拉愈大。
這也印證了一直以來,我經常強調的競爭無國界,贏家變少了,輸家愈來愈多的理論,競爭集中化,利潤也集中化。例如,全球智慧型手機競爭白熱化,今年第三季三星獲利77.6億美元,蘋果淨利是75億美元,智慧型手機廠前兩大廠已囊括了九成利潤,洪天祝的「被碎片化」理論,很精準地抓到產業競爭生態。
三是對加薪也有獨到看法。他認為在員工意識到要加薪之前,老闆就要有先加薪的行動。他說經常罷工的企業,不是勞工有問題,而是老闆有問題。天虹在北越芒街的工廠平均薪資比同業多了15至20%,洪天祝認為用更高的工資,可以找到最優秀的員工,對生產力提升,反而有更大的幫助。
四是作為一個有企圖心的老闆,他對自我有很深期許。他認為有錢的老闆通常是有能力,卻缺乏戰鬥力;有戰鬥力的老闆,也經常欠缺金融配套及國際化的能力。於是他把營運、製造、籌資分成三個區塊,以專業人才負責營運管理,以香港作為國際融資平台;至於製造,他在○六年即遠赴越南投資建廠。工資僅約中國一半,同時越南還有一項「四免九減半」條款,比中國更具優勢。(本文節錄自426期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