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山園區的建築美學,看台灣都更(上)

前些日子「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案」成為了新聞焦點,其議題每天輪番熱播,所有的討論焦距,全都集中在土地所有權人之法律權益,及都更法條上可能之程序瑕疵等所衍生的社會公義問題,但沒有人關心或者在意,那些都更後的建物,真的是這個城市需要的嗎!?都更應該不是將房子舊換新,小變大這麼簡單吧!將舊公寓改建成新式電梯大樓,那是投資報酬率的問題,是商業行為,不是都市更新,都更應該是全盤性的了解與評估改建後(或整修後)的建物,是否符合這個區域的需要,不管是在景觀上,或容積率上。

所幸,以台北市為例,在藝文界人士的奔走與社會輿論壓力下,還是有些跟台北市這塊土地的歷史發展有所聯結的建物被保留下來,譬如寶藏巖、四四南村,以及華山文創園區等。在此專欄,我將逐次討論這些被保留下來的所謂歷史建物,其重要性與意義為何?首先討論的是《華山文創園區》,因我曾在這裡拍過電影,如今也在此園區經營一家小茶屋,也因此對它了解與情感的投入較深!

對於《華山文創園區》之名,初識的人難免有些疑惑,怎麼一個文創園區會取名為「華山」,因為「華山」之名總讓人聯想五嶽之一,與東嶽泰山並稱,位於陜西省境內的西嶽華山;或是金庸小說中六大門派之一的華山派,甚至「射鵰英雄傳」第40回裡還有「華山論劍」,總感覺華山像一處習武練功之地。

那到底「華山」之名從何而來呢?現今《華山文創園區》其地理位置正位於日據時期「樺山町」行政區的所在地,而「樺山」此一名稱則是取自日本治台首任總督「樺山資紀」的名字。光復後,台北市政府將「樺山」改稱「華山」,並沿用至今,此即「華山」名稱之源由。現今《華山文創園區》其全名為《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華山1914》則是園區的簡稱,1914取其園區建物最早起造的年代。

《華山園區》內的建築物及基礎設施之建造年代並不特別久遠,大都是在1931~1933年間所興建,如烏梅酒廠、煙囪、米酒作業場、四連棟、蒸餾室、鍋爐室,以及維修工廠,與再製酒作業場等都是此一時期所建造的,甚至還有一棟果酒大樓始建於1959年,最早的一棟建物為1914年所起造,也就是現今的行政大樓,其前身為日本「芳釀社」的造酒工場。

而這園區最早之建物也還要再二年,一直到2014才滿百年,但因台灣歷史悠久並能保存下來之建築物本來就不多,也因此,園區內屋齡絕大多數為八十幾年之建物,紛紛被判定為古蹟建築,或歷史建物,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

1914年(大正三年)日本「芳釀株式會社」在《華山園區》建造酒廠,並且開始生產及運轉以清酒為主的製酒工業。日據時期,其酒廠名稱因行政管轄單位之不同幾度更換,使用最久之官方名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場」。1945年光復後,酒廠由國民政府接收,酒廠名稱也是數度更換,最終正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酒廠」,一般簡稱為「台北酒廠」,其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華山園區》從1914年「芳釀株式會社」在原址生產清酒開始,一直到1987年因製酒工業所產生的污染源難以克服,於是酒廠停止運轉,整個搬離市區,遷至林口工業區為止,這73年來,一直都是台灣北部製酒工業的重鎮。換言之,《華山園區》其園區原始功能就只是製酒的工廠,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我想當初參與工廠設計的日本建築師大概也始料未及,這八、九十年後,他們所規劃專為酒類生產之工廠建築,竟然會變成我們的歷史古蹟,四連棟的廠房內,是時尚派對走秀的地方;廠房外,則是藝文活動的演出場地,整座製酒工業的“廠區”搖身一變成為藝文活動的“園區”。

不過這塊北市府極度重視的藝文特區,也不是一開始就被人發掘並且重視。1987廢廠後,五年多來無人問津,直到1992年,立法院將其選定立院新址,公告為機關用地,並稱之為「華山特區」。也就是說,《華山園區》本來是要整個夷為平地,蓋起鋼骨結構的嶄新立院大樓。而諷刺的是,現今那些被市府勘定為古蹟建築,或歷史建物的園區建築,本來只是被視為專賣局廢棄的酒工廠,跟藝文演出及文創事業根本就沾不上一點點邊。  (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