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然組、考公職、快結婚⋯⋯正是這些「罐頭忠告」讓你淪為「平均思維」的受害者!

作者:張宇文/讀者投書

我們每個人明明都不一樣,有各自的興趣喜好、天份長處、成長背景、身高體重,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外人給我們的忠告,似乎適用於許多人?明明大家都不太一樣,為什麼收到的忠告卻都大同小異?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我們都周圍處處充滿了這個現象,我稱為「罐頭忠告」──他人(最常來自於長輩,但偶爾也來自同儕)給你忠告,但是沒有經過「客製化」就直接丟給你。這種訊息針對的對象,是「想像中的大眾」或一般人,而非任何特定的、活生生的人。「罐頭忠告」就像手機裡面的罐頭簡訊一樣,有個制式化的範本方便發給任何人,但是卻沒有個人化的內容。

舉幾個簡單的「罐頭忠告」例子:

給國中生:「你成績好,就去唸普通高中繼續升學就好了!」

給高中生:「去念自然組比較好,自然組比社會組有出路!」

給大學生:「去考公務員,未來比較有保障!」

給年齡 28 歲以上的女生:「你都XX歲了,還不趕快結婚生小孩啊!」

給一位出社會後想換工作的人:「你不要換工作啦,這工作也沒什麼不好,又很穩定,不要冒這個險!」

「罐頭忠告」為何盛行?問題出在「平均思維」

你的周圍充滿了「罐頭忠告」,連你自己可能也常給別人「罐頭忠告」──為什麼呢?我想有兩個原因:

第一,我們都是「平均思維」的受害者:社會上許多制度採用常態分佈的觀念,設計對象為大眾。常態分佈(亦稱「鐘形曲線」)是大家在高中時可能就接觸過的統計學概念。簡單來說,自然界跟社會上許多東西的分佈符合這個模式,多數的人事物會分佈在中間,少數會在極端兩側。

教育系統是最明顯的例子:政府為了要教育大眾,設計出來的教材及師資的訓練都是以平均人口當作對象,才能最有效率的教育大眾。當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是以常態分佈的觀念設計時,在這體制下的我們也會不自覺得採平均思維看待周遭。我舉兩個自身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比較輕鬆的例子。幾個月前,我開始到健身房上槓鈴舉重團體課。學生大多都是婦女,只有少數兩三位男士,年紀 20 到 50 歲不等。我第一次上課,看到旁邊的學生都舉 10 公斤左右,就跟著拿 10 公斤的槓鈴來跟著老師的動作訓練。

就這樣子訓練了一個多月,直到有天看著健身房鏡子裡的我,頓時領悟到一件事情:我是個年紀 30 出頭的女生,身高超過 170,體重近 60;平時我有運動的習慣,近幾年生了兩個小孩,每次生產只推了 20 幾分鐘就把超過 4 公斤的小孩生出來了,生完立刻下床走路沒問題(抱歉給這麼細節的描述,重點是想強調我的身體很強壯)。

簡言之,我是個個頭比多數人高大的女生,我為什麼會拿跟其他人一樣的重量來訓練呢?我發現我不自覺得把自己「平均化」了,以「平均」的觀念看待自己的體能,卻想也沒想自己的體格一點也不平均。

平均思維的危險:在人生重大決定上盲目而從眾

這個例子比較輕鬆,但是想想,你是否有類似的經驗──不自覺的就用平均思維做出了人生一些重要的決定呢?例如,因為周圍同學們都去考公務員或研究所,即使不適合或沒興趣,也就跟著去考看看?因為媒體告訴我們體重XX公斤才是美麗,所以就一直想辦法達到這個標準體重,卻沒有想想自己天生的體格是否適合那樣的體重?除非有自覺,否則我們都很容易掉入平均思維的陷阱。

第二個例子對我的影響比較重大,是我最近反省過去所作所為才發現到的。大學時後,周圍想要出國唸書的人幾乎都會為了準備履歷、考試成績、及推薦函而畢業後額外花一兩年的時間申請留學。許多人會在大學畢業後先去系上當某教授的助理,當一兩年後再請教授寫推薦函;同時間,他們會自修或去補習準備一兩年後考 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美國研究生入學或資格考試)。

我很早就知道想要出國唸研究所,但是一直到大四時還抱持著要跟大家走一樣路線的想法:大學畢業後在自己的科系多留一兩年,再申請出國。我當時沒有體悟到的是,我英文其實比一般大學生好,我也早有願意幫我寫推薦函的長輩。

大學最後一年我到了日本做交換學生,快要回台灣的時候開始計劃申請國外研究所的步驟,發現如果再拖一年申請的話,我就得再花一筆錢去重考托福。當初為了申請交換學生就已經花錢考了一次,每次成績只能放兩年。再加上當年 GRE 在台灣只能考筆試,想要用電腦考的話就要出國(大家通常到日本或新加坡),又要額外花一筆機票跟飯店的錢。

我已經在日本了,而且還有一個月才回台,基於強烈的不想浪費錢的心態下,我突發奇想,很勇敢的就去報名一個月後在大阪考的 GRE。當時我一點信心也沒有,純粹想說不考白不考,接下來每天早出晚歸去圖書館狂念 GRE。很幸運的考出來的分數還可以,因此大學一畢業就順利申請上國外研究所。

如果上述聽其來是在炫耀,我先說抱歉。與其說是炫耀,我反而感到有點丟臉,因為意識到自己怎麼會這麼盲目,而且這個盲目是隔了 10 年後發覺的。如果不是剛好為了要省錢而有動力在短時間準備考試,我可能就多花了好幾年才能出國唸書。回想當初的我,被我自己的「平均思維」限制住,差點直接套用了周圍大多數人的模式,完全忽略了衡量自己與他人的不同。這個領悟更是讓我認真地回想過去到底還做過哪些盲目的決定(我已經找到超過五個類似的盲目笨蛋決定了)!

給「罐頭忠告」比給「客製化的忠告」簡單的多

第二,給「罐頭忠告」比給「客製化的忠告」簡單的多。受到平均思維環境薰陶的我們,在跟他人對話時,也會自然的把在外面聽到的事情,未經思考就重複說出來。相對於花時間仔細聆聽對方的處境是什麼,直接丟個「罐頭忠告」簡單許多。

給我們忠告的人通常是出於好意,但是你如果真的關心一個人、真的想要為他好,應該要事先了解他是個怎麼樣的人、聆聽他的想法、衡量他的處境,再依照他的狀況提供適合他的忠告才是。

終結平庸》一書作者 Todd Ross 在書中舉了他念大學時候遇到的故事:他的大一導師開學時邀他去辦公室討論他要修的課。導師說,你高中成績不好,所以應該要從XX課程開始上起。他離開導師辦公室後遇到另一位高中成績非常好的同學,發現導師給她的建議竟然一模一樣!

回到文章開頭時提到的例子:

父母建議以升學為主的高中生選自然組而非社會組,只因「自然組工作機會比較多」,但是有多少父母有考量到小孩的興趣喜好或天分性向呢?還是長輩就像上述的導師一樣,純粹把自己認為對的方法套用在所有人身上?

社會刻板印象催促女生趕快結婚生小孩,但是有問過你面前的這位女生,她現在的伴侶是適合結婚的對象嗎?她真的有計劃想要生小孩嗎?有的話,她現在的工作狀況如何、這幾年生小孩適合嗎?

長輩建議大學畢業生去考公務人員,但是有問過這個學生喜歡或適合當公務員嗎?還是純粹因為覺得公務員工作好有保障才做出推薦?

回想我自己的人生,從小到大收到的「罐頭忠告」數不完,到現在還會收到:

我在大學期間想主辦一場大型活動,系上老師建議我不要「浪費時間」,怕會耽誤到課業進而影響之後出國深造之路。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想辦這個活動,也沒有跟我一起衡量人生規劃是什麼、我的個性是否適合純粹唸書升學?

我有個交往穩定的對象,快 30 歲就好多人催我要結婚生小孩,卻沒有人問我(及男朋友)到底想不想有小孩、接下來幾年的事業計畫,或衡量我們是否這時間點適合有小孩等等重要問題。

我懷孕的時候,好多婆婆媽媽(包含自己的親人)都勸我不要運動,說這樣對身體胎兒不好。他們沒有一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他們也不知道我的身體狀況,卻有好多意見。

我跟先生在美國住了 10 年,最近決定要搬離美國,同時離開安穩的工作。家裡長輩都跳起來直說我們不應該放棄這麼優渥的生活。他們第一時間的反應,跟天下所有父母一樣,直接套用他們所熟悉的「罐頭忠告」,要我們走安全穩定的人生,不要「冒大險闖天下」。他們卻沒有花時間問我們離開的理由或未來的計劃,也沒有衡量我們的個性、能力、條件是否適合走這樣的路。

兩個方法,避開「罐頭忠告」

我提供上述這麼多親身經驗,目的是要讓你了解到,周圍的「罐頭忠告」無所不在。不論你的教育、家庭成長背景,不論學業事業上再怎麼成功,年紀再怎麼大,不論你住在台北台南還是國外,不論你是哪國人,大家都沒有免疫力,總是逃不離身邊人的「罐頭忠告」轟炸 ——從自己最親近的親朋好友,遠至菜市場的阿公阿嬤。

那麼,我們要怎麼避免、克服周圍「罐頭忠告」的轟炸呢?如同防治疾病,我提出檢測(detection)及預防(prevention)的方法(在公共衛生學還有另一個步驟,治療(treatment),但我還沒有想到要怎麼治療「罐頭忠告」的被害者,只能說若你已經做出前面兩項,就比較不容易落入「需要治療」的地步)。

檢測:看完這篇文章後的你,現在了解「罐頭忠告」的大概架構跟例子了,希望你能因此而更容易檢測周圍的「罐頭忠告」。另一個「罐頭忠告」的象徵是,觀察看看給你建議的這個人,是否在給建議前有先聆聽你的現狀、提出一些疑問、花時間了解你的處境呢?如果沒有,我可以滿有信心的斷論說這個人口中出來的就是「罐頭忠告」,你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聽他的建議。

預防:預防被「罐頭忠告」攻擊的最佳方法,但是也是最難的方法,是充分了解自己。當你越了解自己,就會越知道你想要回答的人生問題是什麼、進而知道哪些忠告是適合你的。不過,曾經試過的人都知道,要了解自己是很難的一件事情,需要持續花時間觀察、靜下來反省省思。我在這篇文章上無法分享如何了解自己,一方面是字數有限,另一方面是因為自己這方面能力有限,無法傳授經驗。

「罐頭忠告」處處都是,能避則避,不要讓它成功侵略你的頭腦。每當有人給你忠告時,不要立刻全盤接受,先確認它不是個「罐頭忠告」再說。當然,這也適用於你自己給他人忠告的時候──切莫忘記,不要成為「又一個」只會給「罐頭忠告」的人。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選自然組、考公職、快結婚⋯⋯正是這些「罐頭忠告」,讓你淪為「平均思維」的受害者!》,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我們選擇的煎熬,決定人生的成功」幻想美夢成真前,先問自己肯吃多少苦
為何人文學系訓練出的人才,在科技當道的時代成為解決「棘手問題」的關鍵人物?

作者簡介:

台南人,一直努力成為世界人。目前在丹麥高等研究院(Danis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當助理教授。公共衛生博士,研究全球衛生、健康經濟學、以及如何準確測量健康。最感興趣的兩件事情:研究如何減低世界上貧富、健康、機會上的不平等,以及如何每天變成更好的自己。曾任企業管理顧問及餐廳服務生。平常做研究學新東西之餘、都在陪兩個小孩在公園盪鞦韆。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東莞復工率2%、寧波不到4成!習近平喊復工卻叫不動地方,背後真相為何?
游錫堃接連出槌 民進黨內鬥即將開打?
除了疫情,降息沒說的事:美國實體經濟出了什麼問題?
台積電還能供貨華為多久?
當企業取消遠程辦公、學校停課不停學,一個台灣家庭的抉擇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