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歷史】臺灣與「日軍佔領馬來亞」有何關係?

馬來亞歷史團隊(Malaya Historical Group)計畫的研究夥伴 Hisham,為本次探訪的講解員。Photo Credit:林雪莉 提供
馬來亞歷史團隊(Malaya Historical Group)計畫的研究夥伴 Hisham,為本次探訪的講解員。Photo Credit:林雪莉 提供

作者:林雪莉 Shirley Lin/飄洋過海歷險記

在朋友的引領下,我得以造訪馬來西亞唯一保存完整的二戰戰壕──金寶綠脈戰壕(Green Ridge)

其實,幾年前參觀廣島原子彈紀念館的經歷讓我深感戰爭的殘酷,自那之後,我便避開了所有與戰爭有關的紀念地。然而這次探訪是「登山」之旅,似乎能輕鬆一些,加上深信理解歷史才能更更深入了解一座城市,我決定踏上這次旅程。

「金寶綠脈戰壕紀念牌」的歷史與教育意義

抵達的第一站並非戰壕,而是霹靂金寶培元國民型華文中學。一位身穿二戰英國軍服的講解員 Hisham 迎面走來,他是馬來亞歷史團隊(Malaya Historical Group)計畫的研究夥伴。起初,我原本以為這只是集合地,沒想到這裡就是我們探訪的開端。

Hisham 解釋道,原本放置在金寶綠脈戰壕的紀念牌遭竊後,團隊便將重新製作的紀念牌移至學校,並進行了更豐富的設計。不僅提升了學生對歷史的關注,也因為學校位於當年戰役範圍內,使得這一選址更具意義。

身穿當年英國軍人軍服的 Hisham 為我們進行解說。圖/林雪莉 提供
身穿當年英國軍人軍服的 Hisham 為我們進行解說。圖/林雪莉 提供

Hisham 提到,在二戰期間,馬來亞(註)當時受英國統治,卻在 1941 年遭到日本入侵。由於英國低估了日軍的實力,加上歐洲戰場需要全力對抗德國,導致英軍無法全力應對太平洋戰線的變化,最終節節敗退。1941 年 12 月,日軍從馬來亞北部登陸,迅速向南推進,目標直指首都吉隆坡。

在這過程中,日軍與英軍在金寶(Kampar)發生激烈戰鬥。英軍在我即將前往參觀的這座小山丘上挖掘了數條戰壕,藉助地勢的優勢俯視日軍的進攻路線,成功獲得了絕佳視野,使得金寶戰役成為日軍在馬來亞戰場的首次失敗。

然而,日本很快地改變策略繞道進攻,最終突破了金寶的防線,並於 1942 年 1 月 11 日攻陷吉隆坡(Kuala Lumpur)。

蔡貴隆先生:保護金寶綠脈戰壕的先驅

目前推動這片遺址保留與研究的是馬來亞歷史團隊,但第一位站出來保護它的是當地英華中學的英文與史地教師──蔡貴隆(Chye Kooi Loong,1929-2014)。

蔡貴隆先生在退休後,致力於研究並著書記錄金寶戰役的歷史。他的著作在英國發表後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並受到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與首相柴契爾夫人的讚賞,也為金寶綠脈戰壕遺址的保護與研究帶來了國際重視。

蔡貴隆先生於 2014 年過世後,馬來亞歷史團隊承接了他的工作,透過教育與保護活動延續他的遺志,讓這段歷史持續被後人認識與傳承。

前往真正的戰壕遺址途中,Hisham 向我們詳細解說。由於時間推移,許多戰壕已被自然填平,而眼前的景象是歷史團隊的精心維護下才得以保存。

1981 年,這片佔地 16 英畝的土地被批准出售,分配給多家發展商,使得該歷史地點的保存工作面臨重重困難。

蔡貴隆先生多次出面反對開發計劃,成功阻止了多項開發案。儘管目前金寶縣議會尚未核發開發許可證,開發商們對於這片土地的興趣依然強烈。因此,馬來亞歷史團隊持續透過多種媒介向公眾傳遞這段歷史故事,努力爭取更多支持,以確保戰壕遺址的長久保護與歷史意義的延續。

日軍入侵馬來亞的訓練背景,與臺灣的複雜角色

在講解的過程中,Hisham 提到日軍能夠迅速侵略馬來亞的一個關鍵原因,是他們在進攻前已經在臺灣接受過專門的訓練。

由於臺灣的自然環境與馬來亞相似,日軍士兵得以在臺灣進行適應性訓練,增強他們的作戰能力,進而使他們能夠迅速取得南洋的勝利。

1941 年,當日軍進攻馬來亞時,臺灣正處於日本的統治之下,且正經歷第二階段的「皇民化運動」。這一運動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動員臺灣的勞動力與資源支援日本在南洋的戰爭。

當時的臺灣人被視為日本國的一部分。然而,在日本人的眼中,臺灣是需要被同化的殖民地;但對於南洋的其他地區而言,臺灣人是侵略者。這種時代背景的矛盾令人感觸頗深,也突顯了大時代背景下的複雜性。

註:自 1785 年起,英國殖民者開始進入馬來亞半島,更於 1824 年取得了整個馬來亞半島的控制權。1942 年至 1945 年間,日本佔領馬來亞;1957 年,「馬來亞聯合邦」向英國殖民政府爭取獨立成功,並定名為「馬來西亞聯邦」。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臺灣與「日軍佔領馬來亞」有何關係?一窺金寶綠脈戰壕的隱密真相》,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馬來西亞,可能是最懂我們的鄰居──為什麼台灣人該好好認識它?

「馬來人」其實不等同「馬來西亞人」──台灣人對馬來西亞認知的五大誤區

作者簡介:

林雪莉 Shirley Lin ,跨國品牌策劃公司創辦人、熱愛大海的衝浪人、有愛有平安的天主教友、周遊各國停不下來的空中飛人。生命就是一場歷險記,走遍台灣、中國、美國、西班牙等國家,以衝浪的挑戰精神打造事業版圖,用創意成就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