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六號登月 人類首次完成月球背面採集

嫦娥六號探測器5月30日脫離軌道返回艙之後,2日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南極的艾特肯盆地。這是繼2019年嫦娥四號之後,第2次有太空艙登陸在月球背面。登陸前拍攝到月球表面畫面,對看不到月球背面的科學家來說相當新奇。

法國天文學家莫里斯表示:「注意,這是遠在月球另一面,不是我們常見的月球登陸,因為我們看不見,因此這是很特別的成就,我們已經期盼很多年。」

嫦娥六號探測器在登陸後,就展開為期2天的探勘與採樣任務,這是第1次有探測器在月球的背面採集土壤與岩石樣本。這些樣本提供月球地層與礦物成分,以及地質年代的資訊,有助於了解未來的登月任務規劃,以及人類移民月球的可能性。

巴基斯坦太空科技學會教授克爾西德指出,「這次史上第1次從月球背面採樣,這些資料很重要,尤其是對於月球的歷史。」

嫦娥六號透過鑽洞,以及機器手臂撿拾一定區域內的石塊進行採樣;鑽洞同時也藉由電磁波掃描儀器蒐集月球的地質資料。

中國科學院天文台研究員蘇燕(音譯)表示,「後3次掃描是在這個鑽取任務結束以後,採用這個設備的一個不同參數配置,然後獲得了不同的一個地下結構圖。初步結果能讓我們看到,在月面下3米以內,分佈著比較多的碎石。」

由於月球背面缺乏直線通訊線路,加上月球本身就是電波阻隔物,無法直接向月球背面發送無線電訊號。這次任務也沿用嫦娥四號使用的中繼衛星,以執行探勘和採樣的引導與監控。

完成採樣之後,嫦娥六號還升起1面五星旗,有著插旗宣示主權的意味。目前已經有俄、美、中、印度和日本5個國家完成登月任務。美國擬定的阿提米絲重返月球計畫,預計2026年將太空人送回月球,中國也預計在2030年前進行首次載人登月任務。

南韓也緊追在後,在5月底正式成立南韓太空總署,總統尹錫悅表示將力拚2032年讓國產探測器登陸月球,2045年在火星上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