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潛艦到台海!094核潛艦非首次 軍方曾海空圍獵R級潛艦35小時

前蘇聯除了1950年代末期出售633型(北約代號Romeo,簡稱R級)柴電潛艦給中國之外,1960年代也授權中國生產的R級柴電潛艦,中國修改後稱為033型,共生產了84艘,成為當時中國的潛艦部隊主力。資料照
前蘇聯除了1950年代末期出售633型(北約代號Romeo,簡稱R級)柴電潛艦給中國之外,1960年代也授權中國生產的R級柴電潛艦,中國修改後稱為033型,共生產了84艘,成為當時中國的潛艦部隊主力。資料照


澎湖漁民6月18日清晨在接近金門水域捕魚時發現一艘大型潛艦,連忙紀錄位置拍下照片,經研判後確定為中國094「晉級」核子動力戰略飛彈潛艦(SSBN),引起議論。事實上,中國核子潛艦被發現通過金門廈門之間的水道、靠中線西側的水域航行,並不是第一次,2021年也有一艘094晉級核潛艦以浮航方式通過,也有媒體報導。而台灣海峽水深較淺,對潛艦作戰非常不利,導致多年中共潛艦曾在安平外海與左營外海都遭到台灣出動海軍海空圍獵,甚至長達35小時,最後還是國軍網開一面,中共潛艦才得以脫身。

根據海軍將領表示,長度約300公里的台灣海峽,長約300公里,寬約180至200公里,平均水深約60公尺,對於潛艦來說是不利於躲藏的,而潛艦最重要的就是能在水下隱匿行蹤,才能發揮其奇襲威懾的效果,因此,不論是對台灣還是中國雙方面而言,潛艦部隊都不希望在台灣海峽停留太久。尤其對於094這類大型戰略潛艦來說,本身艇身寬(直徑)就已經達到13公尺,這次據報發現094潛艦蹤跡的地點,其水深也只有50公尺,就以浮航來說,吃水已經達到2/3以上,也就是至少在水面下8-10公尺,距離海底的深度已剩40公尺不到,的確面臨較大的風險。因此,若真的要潛航的話,更容易觸底或是碰撞到海底的雜物,大幅提高航行風險。

中國094型核子動力戰略飛彈潛艦,2021年也曾通過台海,靠近中方陸地的領海通過,通常為例行維修需求。翻攝百度百科
中國094型核子動力戰略飛彈潛艦,2021年也曾通過台海,靠近中方陸地的領海通過,通常為例行維修需求。翻攝百度百科

儘管世界各國海軍都知道台灣海峽不適合潛艦潛航、作戰,但台灣軍方卻有至少兩次海空圍獵中共潛艦的紀錄,且都圍困中共潛艦一段長時間,雖然沒有投放深水炸彈或是發射反潛火箭等武器實彈,但光是用聲納盯住,讓對方無法動彈,就已經讓中共潛艦上的解放軍人員吃盡苦頭。

時間回到李登輝擔任總統時期,當時台灣首度推動「國艦國造」,為老邁的一級艦陽字號驅逐艦後續接棒,獲得美國授權派里級(Perry Class)飛彈巡防艦設計,在台灣生產第一批成功級飛彈巡防艦。

但是當時在美國政策限制下,成功級艦上並沒有提供台灣可以偵測潛艦的拖曳陣列聲納,因此為了補強反潛戰力,後續向美國爭取,以租借方式,1991年起陸續取得9艘諾克斯級(Knox Class)。

海軍成功級飛彈巡防艦繼光號(舷號1105)2022.7.26於漢光38號演習發射干擾絲。海軍司令部臉書
海軍成功級飛彈巡防艦繼光號(舷號1105)2022.7.26於漢光38號演習發射干擾絲。海軍司令部臉書

此外,空中的對潛艦的偵蒐能力,更是現代反潛作戰成功的關鍵。同一時期,海軍原本爭取美國黑鷹直升機UH-60衍生出來的SH-60反潛直升機,但為了迴避美中八一七公報等政策限制,美方商售給台灣的是商用編號S-70C反潛型,稱為S-70C(M)-1,配備有吊放式聲納。以上這三種主要武器系統,若加上海龍、海虎柴電潛艦,就組成了當時1990年代台灣海軍反潛戰力核心。

1994年那年,自己送上門的中國R級(北約代號:Romeo Class「羅密歐」級)柴電動力潛艦,當年是中共解放軍海軍主力之一,根據後來公佈的資訊指出,是在1994年5月26至5月28日,被海軍發現後圍困在台南安平外海,但是在當年剛解嚴不久,軍方對於許多中共軍事動態都高度保密,原本外界是不會知道的,但巧合的是,剛好華視記者在附近拍攝漁業專題,就意外揭開了真正對中共潛艦進行反潛作戰的面紗。

海軍S-70C(M)-1反潛直升機吊放聲納並投下煙霧彈標定潛艦位置。吊放式聲納為能偵測躲藏在逆溫層「陰影區」的敵方潛艦。圖為2022年7月漢光38演習與海軍康定級艦協同操演海空聯合反潛作戰。
海軍S-70C(M)-1反潛直升機吊放聲納並投下煙霧彈標定潛艦位置。吊放式聲納為能偵測躲藏在逆溫層「陰影區」的敵方潛艦。圖為2022年7月漢光38演習與海軍康定級艦協同操演海空聯合反潛作戰。

根據報導,華視記者是在中共潛艦被國軍海空包圍第二天、5月27日中午,租船出海拍攝的在安平外海目擊海軍出動陽字號驅逐艦、S-70C反潛機與休斯-500MD反潛直升機等,在海空進行作戰演練。

原本該組華視記者並沒有預想到會拍攝到軍艦,他們搭乘漁船轉往安平外海西北方向航行時,居然在安平外海約12海浬的邊緣,突然發現3艘海軍的陽字號驅逐艦,直覺情況不對。

根據報導,當時附近海域的上空也多次看見S-70C反潛直升機飛過,繞行附近海域上空,並從畫面能看到似乎放下吊放式聲納的偵測動作。該組記者試圖請船長開往「演習區域」接近時,就立刻遭到制止,無法繼續拍攝。因此,該組記者只好在附近海域捕捉國軍的海、空反潛兵力布署的情形。

根據後續的報導指出,當天集結在水面的反潛兵力不只陽字號驅逐艦,還包括成功級飛彈巡防艦、諾克斯級(Knox-class)飛彈巡防艦等新一代艦艇,尤其是配備有拖曳陣列聲納的諾克斯級,更是反潛利器。

海軍包括水面艦隊與海軍航空大隊機艦,聯手將這艘潛艦鎖定在水面下,國防部事後向媒體證實,該潛艦是中國潛艦,據了解型號為R級(Romeo)柴電潛艦。

軍方證實,由於已經把該艘中國潛艦圍困多時,但對方沒有展現敵意,於是經過指揮官研判,應無進一步對抗風險,請示上級後,決定「網開一面」,將反潛作戰包圍圈打開缺口,讓該中國潛艦自行離去。從發現鎖定該艘中國R級潛艦開始,到放過它一馬離去,總共控制目標的時間長達35小時34分鐘,可以說是創下國軍反潛作戰的紀錄。

柴電潛艦若藏匿於水下逆溫層的「陰影區」(Shadow Zone),將可避開水面艦的艦載聲納偵測,可以伏擊水面艦。台灣的國造潛艦IDS將配備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MK48 MOD6 AT長程重型魚雷。洛克希德馬丁
柴電潛艦若藏匿於水下逆溫層的「陰影區」(Shadow Zone),將可避開水面艦的艦載聲納偵測,可以伏擊水面艦。台灣的國造潛艦IDS將配備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MK48 MOD6 AT長程重型魚雷。洛克希德馬丁

至於為何會放過中共潛艦一馬,據了解,是由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決定的。資深媒體人王瑞德曾在電視節目中提起這段兩岸之間,國軍海空反潛作戰對上潛艦的歷史事件。王瑞德表示,對於1994年在台南安平外海發現解放軍的潛艦的事件,當時李登輝選擇在第一時間透過兩岸「兩會」機制,由台灣的「海基會」告訴中國「海協會」,最後使得中國透過海協會向台灣低頭求情放人。

但其實中國官方對於潛艦被圍困事件的反應,跟電影「獵殺紅色十月」蘇聯官方「常裝傻」的反應非常相似。根據王瑞德表示,其實當時中國海協會第一時間不承認,聲稱「所有潛艦都沒有靠近台灣」。但是到了第二天晚間,海協會突然來函(傳真)改口稱,他們有一艘潛艦失聯。王瑞德說,李登輝接獲報後,當下哈哈大笑,馬上把所有的軍艦、反潛直升機與其他跟反潛有關的單位,全都叫去台南安平外海,用聲納聽取潛艦的聲紋,每個單位都聽完之後,才「網開一面」讓潛艦回到中國大陸。

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表示,根據當時相關報導來看,海軍能發現中國潛艦應該是使用了S-70C(M)-1反潛直升機上的吊放式聲納,無意間聽到了中國潛艦的聲音,於是提高警覺加以鎖定。

中國研發的096核潜艇,號稱功能性強大。翻攝百度
中國研發的096核潜艇,號稱功能性強大。翻攝百度

呂禮詩表示,一般來說, 如果是艦艇到港內,不會開啟聲納,因為港內水下情況比較複雜,避免傷害到港內的水下作業人員,因此艦艇不會打開聲納。但是出到港外海域時,海軍艦艇才會打開聲納,偵測潛艦或水下目標。

呂禮詩說,吊放式聲納,因為其發射功率不會像是一般艦艇的聲納功率那麼高,安全性比較高,不至於傷害到水下作業人員,因此比較有可能在港內或是接近港口時開啟。

呂禮詩進一步分析,但若要能偵測到躲藏在海面下的潛艦,吊放式聲納也要放到陰影區(Shadow Zone),也就是逆溫層所造成的一塊區域裡面,才能聽到藏匿的潛艦聲響。

呂禮詩說明,水下一定深度的正梯度與負梯度問度差異所造成的陰影區,也就是水面艦用固定艦載聲納聽不到的地方,只有S-70C 反潛直升機使用吊放式聲納,或者是派出我方潛艦、直接到與對方目標同處一塊陰影區裡面去使用聲納偵測,就能夠聽得到敵方動態。

但呂禮詩認為,1994年當時海軍應該是歪打正著,因為那三天的「圍獵」中共潛艦行動,雖然一開始都是陽字號驅逐艦,只有固定艦載聲納,但是當時海軍航空大隊已有S-70C反潛直升機,用吊放式聲納到水面下,因此能夠成功鎖定中國潛艦位置與動向,讓對方不敢輕舉妄動,隨後就被圍困35小時,難以脫身。

當時在海軍其他單位服役的呂禮詩表示,有這種偵測到中國潛艦的任務,對海軍而言都是難得一見的,可遇不可求,因為很難得可以直接遭遇到中國潛艦。事實上,1994年5月底當時圍困中國潛艦時,海軍各艦艇與部隊到底在做哪些動作,事後並沒有公開,即使身為海軍人員,也未必知悉。但是由於剛好有媒體獨家報導,播出目擊現場的畫面,後來新聞媒體才能問到軍方,說明除了有陽字號驅逐艦之外,還派出成功級與諾克斯級巡防艦將中國潛艦鎖在水下面,但事實上最關鍵的,應該是吊放式聲納才能偵測到藏匿在水下的中國潛艦。

事實上,海軍操演時遭遇中國潛艦還不只1994 年這一次。2010年,海軍在左營外海執行例行的反潛作戰訓練「海鯊操演」時,一艘水面艦的聲納發現在演習區外圍有水下不明目標的動態,於是演習直接轉為實戰,海空反潛兵力就往左營外海西南方24海浬方位進行作戰部署。

當時經過海軍艦令部指揮官綜合研判,在該處水下的可能為不明國籍潛艦,因此下令原本在代號「海鯊」反潛操演中的台灣潛艦,立即上浮離開現場,以便分辨敵我潛艦的區分,同時空中的反潛機S-2T、S-70C等,協同水面的成功級巡防艦、諾克斯巡防艦等,持續監控該水下目標,直到當天傍晚接近6時聲納才失去接觸,對該不明潛艦監控的時間長達將近7小時。

呂禮詩說,其實海軍水面艦艇平時就有偵測潛艦的訓練,由海軍自己的潛艦保持一個固定的航向,然後海軍的水面艦艇會通過,然後拍發聲納,由聲納操作手去聽音,從艉部位向、正橫位向到艏部位向去聽。因為不可能到了遭遇不明水下目標的時候才來訓練,平時就要先訓練,艦上官士兵實際遭遇時才知道如何應處,可見訓練的重要性。

更多太報報導
094潛艦特色「龜背」!性能落後美、俄仍為共軍核打擊門面
共軍核潛艦現蹤台海 專家推測故障才上浮!恫嚇機率不大
中國093核潛艦去年傳事故 蔡明彥證實:有事故但非嚴重沈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