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失業率飆高 又被踢爆大學數據造假

▲中國青年失業率飆高,求職困難已成常態。而中國官媒《新華社》旗下的《半月談》期刊,追蹤青年失業問題,也直指大學存在就業數據造假的現象。(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青年失業率飆高,求職困難已成常態。而中國官媒《新華社》旗下的《半月談》期刊,追蹤青年失業問題,也直指大學存在就業數據造假的現象。(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青年失業率飆高,求職困難已成常態,中國6月的16歲至24歲青年人口失業率,官方統計為21.3%,不過許多學者都指出,實際失業率很可能比官方公布的數字更高。而中國官媒《新華社》旗下的《半月談》期刊,追蹤青年失業問題,也直指大學存在就業數據造假的現象,要求學生謊稱「靈活就業」或是在自媒體工作,否則就不發畢業證書。

根據《半月談》報導,有學生反應校方要求在填表時,若找不到工作就寫「靈活就業」,遇到調查就回答在「自媒體就業」,還有家長反映,如果「就業三方協議」不蓋章,就拿不到畢業證書。

所謂「就業三方協議」,三方是指畢業生、學校、用人企業,本意是為了促進產學銜接,但學校強行要求學生必須「完成任務」,衍生出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卻在網購平台上購買用人企業蓋章的歪風。

《半月談》調查,有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的負責人坦承,對外宣稱「90%的就業率」,但實際上只有20%的畢業生找到工作。《半月談》批評,由於就業率是衡量大學辦學成功與否的指標,部分學校為了爭取招生規模與經費補助,竟在統計數字上粉飾造假,不僅無益於政策推行,更是錯誤的教育示範,危害不淺。

事實上,根據中國官方對於青年失業率的統計定義,「就業人口是指在調查參考期內,通常為一周,為了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工作一小時及以上和因休假、臨時停工等暫時離崗的人」,也就是說一週工作1小時就不算失業,這樣的標準早已被質疑太寬鬆,但即便按照如此寬鬆的標準,再加上學校的灌水,中國青年失業率依然節節飆高,不難看出實際問題有多嚴重。

北京大學副教授張丹丹之前也曾指出,若把非勞動人口全數視為失業,按照今年3月份的數據來看,當月青年實際失業率上看46.5%,遠高於當月官方公布的19.7%。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談論中國經濟問題時便指出,勞動適齡人口下降是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人口減少的經濟體,往往會面臨大規模失業的問題,這不是短期性的摩擦性失業,而是結構性問題。

中國經濟學者、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也示警,中國青年失業是系統性的問題、趨勢性的問題,不是一個短期性的問題,可能會持續10年。若處理不當,還會引發社會問題,甚至成為政治問題。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從「躺平」到「擺爛」!失業率飆高 中國年輕人陷悲觀困境
經濟差、青年失業率高 習近平「豪華宴會」接待季辛吉引議
中國青年「實際失業率」達46.5%?北大研究:比官方統計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