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急發懲治台獨「意見」影響 學者提5方面應對措施

即時中心/詹詠淇報導

中國昨(21)日對外宣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涉及「分裂國家」者最重可判死刑。對此,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分析,有3原因、3意圖及3影響。台灣應從國際、國防、內政、法律和經濟多個方面採取綜合應對措施,尤其要加強與美國、日本和歐盟的支持,並要鞏固內部團結、減少政治分歧並凝聚社會共識。

陳文甲分析,中國國台辦近期緊急發佈「意見」,並邀請公安、檢察和國安部門召開會議。原因包括「回應政治或外交壓力」、「國內政治動機」、「軍事安全考量」;意圖則有「對台灣的心理威懾」、「強化國內民意」及「國際傳達信號」。影響則是「安全威脅」、「經濟制裁」與「國際孤立」。

陳文甲進一步解釋,在「回應政治或外交壓力」上,中國政府感受到國際或區域性的壓力,需要迅速表明其立場或行動計劃,以應對外部的政治或外交挑戰。其「國內政治動機」則是,中國政府希望在國內顯示其對台灣問題的強硬立場,以鞏固其國內的政治支持,特別是在面對內部問題時,如經濟壓力或社會不穩定。

至於「軍事安全考量」,則是中國擔憂台灣與總統賴清德在國際上的動作或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如美國、日本,因此需要強調對台灣的控制與影響力,以預防或回應台美日進一步強化結盟,進而產生對中國的軍事安全威脅。

而在意圖部分,中國「對台灣的心理威懾」,此舉可以向賴清德和民眾施加心理壓力,強調中國的強硬立場,試圖影響台灣的政策決策和民意。「強化國內民意」,透過強硬的言辭和行動,中國可以在國內塑造強勢形象,增強民族主義情緒,鞏固中國政府的合法性和統治基礎。至於「國際傳達信號」,則是向國際社會傳達信息,表明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不容挑戰,警告其他國家不要干涉與介入。

影響方面,在「安全威脅」上,儘管「意見」本身不是法律文件,但如果伴隨著軍事演習,將會對台灣造成實際的軍事威脅,增加兩岸緊張局勢。「經濟制裁」,中國可以以「意見」為基礎,對台灣採取一系列經濟制裁措施,影響台灣的貿易、投資和經濟活動。「國際孤立」,中國可以利用其影響力,壓制台灣在國際組織中的參與,試圖進一步孤立台灣,限制其國際空間。

至於台灣該如何因應?陳文甲指出,此次國台辦發佈「意見」並邀請公檢法和國安部門參與,主要是為應對當前緊張的台海局勢和國際環境,通過法律手段和政治宣傳來震懾「台獨」勢力,試圖在心理和實際層面上對台灣與賴清德產生影響。

陳文甲認為,這一舉動不僅是中國展示對台強硬立場的體現,也是企圖對台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和強化。

面對國台辦發布的「意見」及其潛在威脅,陳文甲表示,台灣政府需要從國際、國防、內政、法律和經濟多個方面採取綜合應對措施,尤其要加強與美國、日本和歐盟的支持,以增加國際社會對中國壓力的抵制力,並且要鞏固內部團結,減少政治分歧,凝聚社會共識,以共同應對中國持續加大「文攻武嚇、經濟脅迫、認知作戰、灰區作戰」等諸般手段,提升國家整體韌性和安全,確保在動盪的兩岸關係中維持穩定發展。

原文出處:快新聞/分析中國急發懲治台獨「意見」影響 學者:政府應從「這5方面」採應對措施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中國公布懲治「分裂國家」新規 陸委會呼籲國人安心
中國發布懲治台獨「意見」 沈伯洋:裡應外合下比想像更有殺傷力
不只稱要懲治台獨還要來亂! 中國軍機30架次昨19時起擾台

看更多相關新聞
陸發布「台獨」最高死刑 蕭旭岑喊話賴清德:回歸一中憲法、勿再引戰
中國大陸新規懲台獨 朱立倫:陸方對中華民國無司法管轄權
陸制裁台獨最重死刑!介文汲逐條分析爆「眉角」在這道後門
大陸發布懲治台獨「意見」沈伯洋:裡應外合下比想像更有殺傷力
向台獨撲克牌出手?陸國台辦聯合5部門發布「意見」分裂國家罪可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