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聽損 失智風險高5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子女都已成年的潘小姐因梅尼爾氏症長期耳鳴,及突發性耳聾導致聽力退化,對工作與人際關係造成影響。為了讓生活與工作回到正軌,下定決心選配助聽器,離開無聲的世界。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200萬人,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以台灣地區35萬失智症人口計算,每年醫療費用總支出就將近1855億台幣,單一項目就占總醫療支出8.9%。
響應每年9月21日訂為國際失智症日,台灣第一份「聽力X失智白皮書」19日發布,揭失智8.2%成因是聽損的危機,建議政府在失智症防治政策須納入聽力篩檢以早期預防失智風險。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吳振吉教授表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Frank Lin教授研究團隊,在深入追蹤639名36至90歲的民眾超過10年,發現未矯正的聽力損失會加速大腦萎縮與其他大腦的病理性變化(如大腦白質病變)。
輕度聽力損失會使失智症風險增加1倍,中度損失會使風險增加3倍,聽力嚴重受損的人患失智症的可能性要高出一般人的5倍。最新研究亦指出,配戴助聽器可使聽損者認知能力下降速度減緩48%,且降低老年憂鬱症等疾病的風險。
工研院產科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張慈映表示,聽力損失為民眾最主要的聽力困擾,又以65至75歲族群的困擾比例最高。但對於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因素,「聽力問題」的認知為倒數第2名,顯示大多數民眾對聽力問題與失智症關聯的認知仍待提升。衛福部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2018-2025年)》,卻忽略了首要風險因子「聽損」,因此,建議政府在失智症防治政策須納入聽力篩檢以早期預防失智,更重要的是推廣助聽器使用的必要性,透過及早發現高風險因子及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