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原民週帶你認識不一樣的麻糬文化

麻糬,是許多族群的食物,台語叫麻吉,阿美族語叫都倫,客家話叫粢粑,台灣還有哪些族群有麻糬呢?原來花蓮太魯閣族也有麻糬,他們稱它叫「hlama」,慈濟大學原民週展示了原住民樂器、服飾等,還邀請同學一起來體驗太魯閣族的搗麻糬,透過文化體驗,讓大家對原住民文化產生興趣,也促進族群相互尊重與多元文化發展。

慈濟大學目前有135位原住民學生,包括有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排灣族、卑南族、泰雅族、撒奇拉雅族、魯凱族、邵族和賽夏族。在原民社指導老師冉少文的輔導下,參與學校校慶等大型活動表演,讓全校師生都看到原住民同學的多元才藝,也透過原民週的靜態展覽,讓大家更深入認識原住民傳統文化。

旮亙(Kakeng) (指竹鐘)是阿美族傳統婚禮女子招贅時用來報喜傳訊的用具,不過由於日治時期,日本人禁止阿美族招贅的風俗,因而使敲擊竹鐘的傳統消逝。在臺灣原住民族中,擁有木琴這種樂器的族群並不多,有阿美族、太魯閣族等。現場也分別展示這兩族的木琴,同學們大家在原民社的指導下,試著敲敲打打,聆聽這傳統樂器發出的聲音,感受以前他們如何利用樂器傳遞消息。

原民週現場還展示包括太魯閣族、卑南族、布農族、賽德克族等族服飾。同學們也都非常好奇,仔細聆聽原民社同學的說明,展示的衣服多數是原住民的禮服,當他們穿上這些族服時代表盛重以待。原民社指導老師冉少文表示,希望能夠以舉辦傳統技藝體驗活動的方式在學校推動「全民原教」,同學親身體驗是推動原住民文化最快的方式,許多師生對參加活動非常感興趣,甚至因為參加了活動而加入原民社。

慈大原民社的社員少但融合度非常大,除了原住民還有非原住民的學生,大家在辦活動時彼此學習彼此的文化,然後再推廣給其他學生。原民社社員蔡子彤雖然不是原住民,但她對文化有興趣,到慈大念書後認識很多原住民同學,她表示原民社很努力的在推廣各種原民活動,他也透過活動更認識原民文化。

原民週邀請花蓮崇光部落的太魯閣族三位婦女教導大家搗麻糬,張秀蓮表示,太魯閣族通常是在結婚喜慶時全村一起搗麻糬分給大家吃,太魯閣族的麻糬是吃原味,她也是從阿祖阿公那邊開始學習傳承的。今天在慈大他們用傳統的杵臼搗麻糬,張秀蓮表示,很多都市小孩都沒看過傳統做法,慈大大學生願意學習並在校園推廣,身為太魯閣族人她也覺得很開心。

麻糬一團看起來很輕巧,但製作過程可是很不容易,要泡糯米、蒸糯米最後還要多人協力用力搗成麻糬,傳統的杵臼很重,許多學生是第一次體驗,用力一槌再槌,臉都發紅了。「很重,很難搗。」「蠻累的。」參加的同學也感謝原民社辦了很多活動,讓人感受到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多樣性。

撰文、攝影/李家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