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未來我決定 器捐安寧病主我願意


平時喜歡騎車兜風與美食的書承,是個陽光大男孩,即便得知自己腦癌第四期,還是很認真的活出自己的人生,不僅勇敢的面對三次手術,也嘗試了許多新事物,打工換宿、開吉普車去野營、一個人出國。每一次的治療跟手術,都看到他堅強的生命跟意志力,即便知道自己時日無多,還是告訴家人希望能器捐幫助他人。在生命的最後,家人決定移去書承身上維生的呼吸管,讓他能夠安詳前往另一個更美的地方,也遵照他的決定完成眼角膜捐贈的心願。

60歲的大偉,幾年前中風導致四肢無力及照顧人力因素,出院後就住在養護中心,因為養護中心的98歲的住民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林口長庚醫院也特別於養護中心母親節活動中,向住民及家屬介紹病人自主權利法及安寧緩和醫療的觀念。在過程中,大偉對於自己身體狀況的理解,深刻覺得安排未來的醫療決定是很重要的,因此就跟太太一起預約諮商門診,討論到如果自己身體功能衰弱到不會恢復程度或末期時,希望可以不要強加治療或插鼻胃管,太太和孩子們表示雖然捨不得但也尊重大偉的選擇,因此就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及安寧緩和意願書。

社區民眾熱烈響應本次的器捐、安寧、病主法宣導週活動
社區民眾熱烈響應本次的器捐、安寧、病主法宣導週活動

6月份是國內的器官贈宣導月,而6/19是台灣的器官捐贈紀念日,在這充滿愛的月份,不僅要對所有的大愛器官捐贈者與家屬表達敬意,林口長庚醫院在6/17(一)-6/20(四)於醫學大樓一樓大廳特別辦理宣導活動,希望讓更多的民眾能夠認同器官捐贈、預立安寧緩和醫療、預立醫療決定的觀念,並將心願化為行動,註記在健保卡中,讓自己決定我們所要的未來!

林口長庚醫院器官移植中心詹昆明主任表示,目前國內有1.1萬人在等候器官移植,而2023年度全國捐贈人數僅有416人,比率甚低。長庚醫院努力推廣預立善終觀念,希望每一位民眾都可以像書承一樣,平時就與家人討論善終的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讓最美的心願不漏接。而以往簽署器捐或安寧意願需要填寫紙本,寄送與註記流程耗時。為了提高便利性,現在已可採取線上簽署,7-14天內就可以完成健保IC卡註記,既省時又省力!此外,在簽署器官捐贈的同時,也可以錄製自己的心聲,如果生命走到最後,親人透過錄音檔親耳聽見我們的器捐心聲,也許更能理解我們的決定,幫我們的生命故事再寫下新的篇章。

器官捐贈與預立安寧意願已可利用網路進行線上簽署,方便又快速!也可以錄製屬於您的器捐「心聲」,在最需要的時候播放給您最心愛的家人聽,讓家人同意捐贈,造福他人「新生」
器官捐贈與預立安寧意願已可利用網路進行線上簽署,方便又快速!也可以錄製屬於您的器捐「心聲」,在最需要的時候播放給您最心愛的家人聽,讓家人同意捐贈,造福他人「新生」

林口長庚醫院緩和醫療委員會高振益副主席表示,「病人自主權利法」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是兩個保障病人善終的法律,現代人比較不忌諱談論生死議題,因此建議每個人都要即早簽署,醫院及居家的安寧資源都可以提供很好的善終照顧。健保署預計於2024年7月,針對65歲以上重大傷病患者、輕度失智住院病人、公告難治癒疾病、居家整合照護計畫服務對象提供一次預立醫療諮商免費,因此鼓勵大家可以為自己的善終發聲。

更多新聞推薦

花蓮越南攜手創新 首推三城市直航觀光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