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老人貧血正常?不正常? 醫師驚曝答錯這一題恐害自己活不過5年
▲老年人貧血如果錯當正常老化現象,當心是放過了察覺「血癌」的先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劉宇軒/新竹報導
老年人出現貧血問題,不是老化現象,一定有問題!新竹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科主任鄭弘毅語重心長,要大家快打破錯誤觀念,因為任何年紀鬧貧血都不正常,尤其,貧血正是台灣第三常見惡性血癌、又好發在老年族群的「多發性骨髓瘤」最主要症狀之一,一旦錯失診斷先機,半數人難存活超過5年,好在國內健保第一線已給付新藥組合,有機會讓癌細胞幾乎消失,延長存活期。
多發性骨髓瘤是骨髓中漿細胞不正常增生的血液形惡性腫瘤疾病,屬於廣義的血液癌症,在台灣占比約1成,僅次於白血病、淋巴癌,為第三常見的惡性血癌,好發於65到70歲老年族群。
鄭弘毅指出,隨著人口老化,台灣每年新診斷的多發性骨髓瘤人數已經從十多年前的400人、增加到目前的一年675人,其狡猾之處在於,最常見的4大症狀:貧血、高血鈣、腎功能惡化及骨骼病變,「拆開來看都不奇怪」,要不是不易察覺,就是容易被輕忽,還有不少人因為腰痠背痛流連骨科、復健科多年,直到骨折了、要洗腎了,才驚覺元凶是癌。
根據統計,國內一半以上的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確診前至少看過3位不同科別以上的醫師,就凸顯出多發性骨髓瘤確診難、確診晚的特性。
鄭弘毅感嘆,尤其是貧血,太多人以為上了年紀有點貧血再正常不過,根本大錯特錯!不分年齡,不分男女,只要血紅素掉到標準值以下(男性:13.8-18g/dl,女性12-16g/dl)就是有問題,就該找出是否有潛在疾病。
儘管多發性骨髓瘤無法治癒,但一聽到血癌兩字就很負面?想放棄治療?事實上恰恰相反!鄭弘毅強調,受惠於新型藥物組合問世,可調節、阻斷癌細胞生長和發展,精準擊殺,同時還免去傳統高劑量化療難以忍受的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健保通通有給付。
鄭弘毅說,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臨床有二大方向,醫師會優先評估病患是否可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若年紀較輕、體力較佳者,自體幹細胞移植清除癌細胞效果最好;若年紀偏大、體力不堪負荷,第一線治療通常採用組合型的療法,以免疫調節劑、蛋白酶體抑制劑「雙管齊下」分別或共同搭配類固醇,以二合一、三合一藥物來完成治療,效果同樣十分好。
鄭弘毅指出,根據研究顯示,免疫調節劑加蛋白酶體抑制劑搭配類固醇,高達9成的病人症狀都能獲得改善,且治療成效之佳,約有一半病人無惡化存活期超過5年,整體存活期更超過10年,對比過去僅僅2年就復發、半數人存活難超過5年的困境,延長壽命的效果是以翻倍來計算。
有4成病人治療後,甚至再測不到癌細胞!可以停藥,鄭弘毅門診中就有病人恢復良好,要不是仍得每4到8周回診抽血追蹤「根本忘了自己曾經罹癌」,因此,他鼓勵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確診後,一定要及早接受治療,才能重拾正常生活。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全聯「請支援打疫苗」! 陳時中證實洽談開設174接種點、還有優惠
Omicron非大魔王? 羅一鈞曝最新基因分析「病毒量較Delta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